可沮授是个极其实在刚正的人,他身为袁绍军的监军,更是懂得赏罚分明的道理,见袁绍还是不理解其中的玄机,病恹恹地道:
“我军失去天子,已经失去先机,授此番设下计策,就是为了重新夺回天子。
如果是别人,见袁绍不快可能赶紧顺坡下驴,先谢恩再说了。
袁绍脸上的笑容顿时减少大半,泱泱不快地道:
“说什么丧气话,这分明是大胜,岂能称败?”
这个消息让袁绍非常欢喜,他亲自召来沮授,温和地道:
“公与之策,果然厉害。
沮授是趁着徐庶仓促去南阳,吕布身边缺少安排,且天子与群臣刚刚回到雒阳颇为困顿的机会施行这般计策。
这个人好生厉害,我已经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法,也都考虑周全,料来并无大错,可每次与徐庶相争,他都有一种长长的无力感。
“绍知晓公与胸怀大志,可吕布骁勇,徐庶狡猾,真为天下英雄。
哎,从前孟德妇人之仁,勇少智寡,接连惨败,我用公与之计,两败徐庶,英雄归心,公与何必说此丧气话?
我说公与有功,那便是泼天大功!”
袁绍和沮授站的位置不同,对“赢”的理解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别。
沮授心中的胜利侧重于军事上的大胜。
他现在已经认为自己和袁绍军在面对徐庶的时候已经有了劣势,之前没有得到天子还损失了文丑,这次没有全胜反倒让徐庶提高了警惕,这对沮授来说都是接连失败,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沮授现在甚至认为,他们现在应该暂时放弃对公孙瓒的围攻,只留少数兵马慢慢困死公孙瓒,之后用尽全力,先把徐庶一巴掌拍死!
但袁绍跟沮授的思路有本质的不同。
袁绍心中的胜利更偏向政治上的全胜。
之前他在兖州的那一战损失了颜良,是无可争议的大败,这对袁绍的声望是不小的打击。
但之后,沮授在沁水边与徐庶、吕布、张杨联军的对抗中取得大胜,重重打击了吕布军嚣张的气焰,也打破了徐庶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至于没有接到天子?
不重要,袁绍本来就不想接天子,只要天子没有让自己弟弟袁术给弄走了,别的事情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文丑死了?
虽然很肉疼,但河北兵多将广,文丑自己犯蠢,死了就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只要重新定义一下文丑的地位,把文丑描述的不重要,也能说服大家。
更何况这一战沮授还用诡计斩杀了张杨军的大将杨丑,之后张杨的河内郡还有不少地盘被袁绍占据,这足以洗刷之前兖州惨败的耻辱。
这次沮授谋划取得的成果就更厉害了。
只要袁绍的主簿陈琳好好润色一番,这份功劳又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惊天大捷,这是袁绍领导下沮授用兵有方再一次取得的大胜利,经过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