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敏已经想通了,她以后不需要再刻意做些什么了,她应该顺时应势,厚积薄发,做好所有的准备,把未来交给孩子们来发挥,如何书写康熙未来的结局不需要她过多参与了!史书由胜利者书写,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们不会输,她如今该做的事情唯有一件,那就是登上那原本令她无比忌惮的后位,名正言顺地统领后宫,堂堂正正地母仪天下,做一个名留青史的皇后,乃至皇太后。
说来好笑,宜敏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想通了一切,她立刻着手改变自己的许多计划布置,面对康熙的时候自然了许多,当然也没心大到放松的程度。这次康熙给了她出宫的机会,她回到了马佳氏,很多事情就更方便了。
她十年前留下的计划大多数都实现了,尤其平定三藩的大获全胜,让阿玛和兄长对她的情报深信不疑,一直兢兢业业地执行着那份计划,并将之奉为金科玉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蒙古草原的局势都发生了剧变,更不要说朝廷上的变化了。
前世权倾朝野的赫舍里氏已经彻底完了,皇后被废,太子更是不存在了;钮祜禄氏没了“一后一贵妃”,家族内斗严重,朝堂上秉持着凡事不冒头,不温不火;明珠没有了“大阿哥”可以支持,“惠嫔”也被无限期禁足,目前老实本份地当着忠臣能臣。
一切都已经与记忆中完全不同了,马佳氏也该变一变了,前一个十年靠着记忆的优势,两路大军统帅让马佳氏赚得盆满钵满,暗中收拢了许多军中好苗子,还借机清除了自身隐患,这也让宗族中人眼红心热,都想着分一杯羹,便是阿玛和兄长们也热切地期待下一个十年的计划。
幸好她如今想通了,不然按照她原本的计划,恐怕会把马佳氏给带进沟里,即使成功了恐怕也很难长久,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弑君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情。
是的,宜敏原本的打算是要借着准噶尔之乱,康熙御驾亲征的时候致其于死地,上辈子康熙得了时疫,获救得很是惊险,只要有任何一处出了意外,康熙恐怕都熬不过来,这也给了宜敏极大的操作空间。
大军征战出现时疫,难免缺医少药,她身在紫禁城,只要稍微拖延一二,甚至做点手脚,康熙大概就永远回不来了。到时候承瑞身为嫡长子,再有马佳氏和瓜尔佳氏的军力支持,从任何方面讲都是继位的最佳人选。
但宜敏如今心思通明之后才发现原来的计划还是有些想当然了,虽然成功的几率很高,但是隐患也极大。不说当时就在战场上,若是一国之君阵前薨逝,必然军心大乱,噶尔丹若是趁势反攻,恐怕胜负难料!
而前线若是战败,朝中必然不稳,到时候各种变数极大,难保万全。更遑论乱军之中,不管是天潢贵胄还是底层小兵,都有可能丢掉小命,她的兄长、子侄到时候肯定都在战场上,无论任何一个出事对她而言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万一……万一被承瑞他们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自己曾经在康熙之死上动过手脚,那么母子之间离心离德恐怕难以避免。毕竟这一世康熙确实对她和孩子们极好,没有任何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她无法用未来他肯定会变来解释自己的行径,更不可能将前世之事诉诸于口,那在常人看来太过荒诞无稽了,也因此她无法给孩子们一个解释。
她马佳宜敏可以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不惧怕任何人的攻歼,唯独害怕在自己孩子眼中看到疏离与仇恨,那将全盘否定了她今生所做的一切。若真的出现那种最坏的情况,她情何以堪她重活一世又有什么意义
午夜梦回,只要想到那种可能性,她都会不寒而栗,这也是她最终彻底放弃了原本计划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