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王(2 / 2)

李昭阳不愿想起当初的蠢事,喃喃道:“没错,没错,我是凤凰,不屑与那些母鸡争食。”

议事堂,蒋鑫欣喜得看着手中战报,“头儿,居然只有百余人阵亡,重伤也不过一千,太好了,太好了!”

参与一场灭国战,即便不是主战场,这样轻微的伤亡数,太让人惊喜,以至于蒋鑫把旧日称呼都喊了出来。

王灵颔首,“嗯,证明这套方法合用,是阿姊的功劳。”

“是,是,是,裴娘子居功甚伟,老蒋佩服,佩服!”

裴晚云亦列席今日会议,笑道:“上有主公英明,中有诸君戮力,下有百姓士兵用命,我不过局中协调,不敢居功。”

“阿姊过谦了,你的才干,有目共睹。”王灵下了结论,与会诸人也点头附和。

裴晚云从一个半路来投的小势力头目,走到如今能在议事堂有一席之地,能力才干,非比寻常。甚至因为她是女人,必须更加出色才行,旁人做七分足够,她必须做十分才能压下物议。甚至因为她与王灵是旧识,只有更出色才能压下那些隐秘的桃色秘闻。

“再大的功勋已是昨日,老蒋,按例抚恤,昭告全军,着手修建功德台。日后阵亡将士,均录其姓名,年年清明,由我主祭。”

“是。功德台一出,将士必定感恩戴德,戮力用命。”蒋鑫抱拳应下。王灵麾下士兵待遇本就高出当世军人一大截,战后的抚恤也十分优厚,战死家人都给养着,残疾有工厂作坊收留,年年有补助可领。如今再有功德台,解决死后之事,面面俱到的关怀之下,再不同心戮力,如何对得起主上拳拳爱惜之心。

别说普通士兵,就是他们这些一直追随着的人,又何尝不是心潮澎湃呢?

“还有封王一事,我想辞了。”

众人大惊,俱是不解。

鲁子谋身为首席谋士,当仁不让发问了,“主公,你如今已坐拥十二州,参与灭梁之战,姓名传于天下,封王顺理成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本是既定之策。”裴晚云从旁补充,她赞成王灵低调一些。

“裴娘子此言差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主公若只得一王爵便欢欣鼓舞,臣何必日日筹谋,只因主公心怀高远,才该早日建立威望。若无王爵威压,天下何以拜服?再则,即便王爷婉转推辞,陛下就会相信您的忠心吗?十二州的土地摆着,百姓是如何爱戴您这位仁主,天下民心所向,岂是区区王爵能遮掩的?”鲁子谋如今说起谏言来,还能不着痕迹拍马屁,实在是学坏了。

“是啊,缓称王,也不是不称王,早晚是要称王的。”王伞也出言劝说。

“三弟放心,只缓两年。”

“哥,你想打蜀国?”

王伞的话题太过跳跃,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怎么能扯到一起,王灵却颔首微笑:“知我者,老三也。没错,我想要征蜀的主帅之位。”

“陛下有征蜀之意?”裴晚云诧异,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被乱七八糟的藩王弄晕了,对这个时代的历史实在不了解。看王灵准备搭顺风车的模样,局势应该有利于当今陛下,若是灭了蜀国,那就占据大半个地图,几乎实现大一统,难道真的要出以为雄主吗?为何她从未听说过。

“我曾装作无意试探过陛下,确实有此雄心壮志。只是单我一个人这么说不够,还需要别的助力。”

鲁子谋颔首,“客省使李严可用。”

王灵点头,看裴晚云眼中有不明,特意解释道:“李严此人,明敏多艺能,习骑射,颇知书而辩,简而言之,有才,且受陛下信任重用。然则天下有才之人多骄傲,傲骨太多就变成了刚愎自用。李严之才,可令他发现蜀国如今已是亡国之相,若有他劝说陛下伐蜀,我亦能借唐国之兵,攻伐自身之地。李严之傲,令他与蜀人结仇,与伐蜀大将翻脸,性命不保。”

“子由,你负责此事。令陛下派李严出使蜀国,用人用钱,不必报我,直接办吧。”

“是,主公。”鲁子谋颔首,又把话题转回了王爵上:“即便主公有攻伐蜀国之心,也不当推拒王位。如此反常,岂不让陛下猜疑。”

“陛下为人,我比你清楚,他不会的,还不到我称王的时候。你们放心,我心中有数。”

诸人苦劝,王灵固执己见,无法,只得上表推辞郕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