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辈子已经到头的军衔,大概率还能往上面再走几步。
曾经梦想的东西,正在照进现实。
……
爱沙尼亚是以林业为主的国家,森林覆盖面积达75%以上。
主办国把竞赛区域选在森林茂密、沼泽连片、道路崎岖、障碍重重、各方面都极其恶劣的地区,为的就是考验各国特种兵。
竞赛规则是严格无情的。
面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哪个队伍有智有勇有谋,谁临场发挥得利索,谁更能吃苦耐劳,谁就拥有主动权。
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是我军的核心精神之一。
正是有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中国队才能战胜恶劣环境,在竞赛中体现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震惊一众欧美代表团和组委会,一举打响中国特种部队的名气。
随着六公里越野中国队再拿第一,中国队已经成为了毫无疑问的热门,剩下的比赛都被格外关注。
而中国队也是越打越有信心,潜能都被激发了出来。
成绩一场比一场亮眼!
当进入到飞刀投掷竞赛项目时,中国自古就有暗器这一门行当,中国队员的表现也没有辱没“祖学”。
中国一队的队长陈军,和中国二队的齐桓作为代表上场。
两人在这个科目都心不慌、手不抖,将在部队所学的技术完全运用,来到了15米外的位置站定。
“嗖嗖嗖。”
三把飞刀,先后飞出。
两人射出的三把飞刀,没有一把飞刀射偏或者落靶,全部都非常的精准,扎入人体靶的红圈内。
能精准命中一把或两把飞刀,场上的选手十之八九能做到。
可三把飞刀全部精准命中靶心,淘汰至此剩下的近百号选手中,仅仅只有三名选手做到了。
陈军和齐桓与爱沙尼亚一名队员,三人也因此获得了“飞刀王”的美称。
……
四天三夜的竞赛既是人的体力、技能的竞赛,更是人的毅力与意志的竞赛,坚持到底方能获得胜利。
否则哪怕前面走了九十九步,倒在最后一步也是失败。
随着飞刀项目结束,竞赛进入最后阶段。
狂风暴雨就像是没有尽头似的,这是对比赛队员们体力的考验,更是意志与毅力的考验。
眼看只剩下最后的竞赛科目——
穿越死亡战线!
参赛队员们需要顶着瓢泼大雨,在已经坚持了三天半白天加三个晚上,精力和体力已经接近枯竭的情况下,还得完成相当于二十公里的急行军的科目。
这对参赛队员们来说,难度确实是有点超标了。
最后的淘汰潮,开始爆发了。
有欧美参赛队员陷入敌人重围,被俘虏了多次划分卡已经超出标准,倒在了成功前的最后关口。
有的在中途实在是撑不住,为了不死在比赛路上,选择了弃权退回大本营,
还有的外军领队满身火气,气势汹汹的向国际裁判团提出抗议,表示无法忍受这种残酷的竞赛。
……
一个接一个参赛队伍被淘汰,各种精彩的好戏也是轮番上场。
只有中国队员们个个无怨无悔,谨记出国前所立下的誓言——带着冠军回国,强撑精神继续奋斗在赛场。
哪怕爱军假设敌司令“犯规”,竟下令使用“大哥大”和“对讲机”等通信工具。
让假想敌各部能更快的互报情况,集中兵力围追堵截中国队员,想方设法不能让中国队夺取冠军。
假想敌司令佩服中国队归佩服,对中国队实力认可归认可。
这一场由欧美国家操办的竞赛,他还是无法克服内心的那一份私心,想把冠军奖杯留在欧美国家。
冠军要是被第一次参赛的黑马带走,不仅假想敌司令没办法接受,主办方的一众官员也没办法接受。
因此哪怕是违规使用手段,他也要把冠军留下来。
而陈军知道中国队已经被针对,心中却并没有哪怕一丝一毫胆怯,有的只有对冠军的执着。
坚持依靠自己手中的“gds”导航仪,按照要求寻找各个任务目标点。
然后运用目测、望远镜、臂长尺等各种土方法,准确的掌握行进距离,向着目标一步步靠近。
作为组队的中国一队在努力,作为副队的中国二队也没落下。
齐桓、吴哲、拓永刚和巴特尔四人,各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用智慧和勇敢躲一股股“敌人”的围追堵截。
只剩下剩下最后一个竞赛项目,谁也不想在这里倒下。
……
中国一队一会儿迅步行进,一会儿跑步冲刺,一会儿四个人分开,一会儿又再次合并到一起。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标就是通过交战线。
完成最后竞赛项目,把冠军抱回国。
可当一队进入一面环山、一面环林、一面环路,一面环沼泽的交叉地段时,比赛至今最大的危机来了。
忽然山、林、路这三个方向,都有很明显的敌情显示。
陈军的脑海里都能够出现,爱军假设敌像电影里日本鬼子大扫荡似的,大喊着八嘎向自己包抄过来。
唯一没有敌情的是正前方的路。
这条路虽然没有敌情出现,却有着极其致命的危险。
因为在这下了近一天的大雨下,眼前这片沼泽的水已经到了小腿一半深,一眼看过去就像是广阔的湖。
所以没法预料一脚踩下去,前面究竟是沼泽坑还是地面。
搞不好一脚下去,人就到了泥坑里。
眼前已无路可走,另三路有追兵,几乎已成死局。
成才三人都急了。
而且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如果继续待在这个地方,最多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假想敌大军会包围过来,中国一队可就真的插翅难飞了。
陈军看了眼左右和后方,最后又看着前面危机重重的沼泽。
眉头深蹙,眼神深邃。
到了抉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