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伱去送一送大伴。”
“是。”
慈宁宫。李太后也早已得知张居正乞骸骨之事。
她本想挽留,可是一想到他的身体,便打消这个念头,生起放他离去的心思。
这日午间时分,她把万历皇帝叫到宫中。
万历皇帝先对母亲行上一礼,然后在宫女的指引下,坐到李太后的对面。母子二人见着,李太后看着已经成人的儿子。
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心酸。
“钧儿,张先生要走了。”李太后轻轻说上一声,说完,丰腴白皙的面颊上,忽然涌现出一抹难以言喻的悲痛。
“是。”万历皇帝一点头,搓着小手,恭声回道,“孩儿打算等张先生再上折子,再准许他致仕,以此彰显朝廷的礼遇。”
李太后长吁一声,一脸感慨地说:“隆庆二年,你才五岁,是徐太师,高仪,张先生几位辅臣亲自上书穆宗皇帝,立你为太子。后来穆宗皇帝大行,亲自指了四位顾命大臣,张先生也在其列。”
“现如今,立你为太子之人,只剩下张先生还存于世间。先帝亲指的四位顾命大臣,也只有冯公公和张先生尚且健在。”
说到这里,李太后一顿,看向正耐心倾听的儿子,提点他:“钧儿,张先生是大大的忠臣。”
“孩儿知晓。”万历皇帝一笑,又道,“等张先生离京那天,孩儿命人在城郊设宴,让京中凡四品以上官员,通通前去为张先生送行。”
如此隆重,放眼国朝无人能出其右。
李太后对这个安排也是极为满意,若不是顾忌自己身份敏感,她还想亲自去送一送他。
只可惜,二人从此天各一方,怕是此生再难相见。
想着,李太后捂住胸口,一对秀眉蹙成一个大疙瘩。
“母后!”万历皇帝惊得叫出声来。
“哀家没事儿。”李太后摇摇头,强挤出一丝笑容,用极为轻松的语气说,“你下去吧,母后想一个人好生静一静。”
“是。”
万历皇帝驳回张居正的第一道乞骸骨奏疏。很快,张居正又上了第二道,万历皇帝再次驳回,接着是第三道。
这次,万历皇帝恩准了。
如此流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得到恩准后,张居正也不多待,只收拾七天,便匆匆带着家眷和书册,离开京城。
当天,皇帝命张四维主持设宴,亲自在京郊长亭为张居正送行。
凡在京四品官员,无一缺席。
场面之隆重,前所未有。
在一片恭贺声中,张居正面带春风,登上马车,踏上返回江陵的征途。
四十年前,也就是嘉靖26年的春天,他从江陵坐着马车,跌跌撞撞来到京城赶考。
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来自江陵的穷酸学子。
衣衫褴褛,一脸寒酸。
面对京城的繁华与锦衣华服的豪贵,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的寒酸而感到自卑。
反而立下要当宰辅的豪言壮志。
四十年后,他满载荣誉,带着佳人荣归乡里。
他见证了太多宦海浮沉。
从夏言到严嵩再到徐阶,李春芳、高拱。
现在,属于他的时代也落幕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