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边的支架上,放着一个浑圆的地球仪。
利玛窦正打量间,徐光启皱着眉头,看向张允修发问道:“这是何物看着向浑天仪,却又不像,倒是像一个木球。”
“这东西叫做地球仪。”利玛窦看懂此物,笑着解释道。这东西,在他们那儿也不算稀奇。
不过,在仍行奉着天圆地方的大明来说,这东西出现在倒有些“不合时宜”。
“地球仪”徐光启一呆,一脸求教地看向张允修。
见他一副呆呆的模样,张允修咧嘴一笑,索性便和他解释起来:“咱们生活在一个球上,这个球很大,除却咱们大明外,不光有佛郎机,还有许多、许多的国家。”
说着,他走上前,把地球仪拨到东边,指着上边的一角说:“这儿就是咱们大明。在大明的西北方向,便是咱们口中的‘佛郎机’。”
徐光启凑上前来,看向舆图,陷入沉思。
张允修又道:“此间屋子,以后就用来教授‘地理’。不光学我大明的山川河域,还要学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土地特色。”
说罢,走出小屋,指着右边的房屋依次介绍道:“第二间,主要教授农学,教导这些学生,如何培育出高产的作物,防护虫害,如何因地制宜的培养农物。”
“第三间是化学,主要教授如何制作火药。”
“第四间医学”
一共八间房屋,大多数都是自然学科。
利玛窦听得暗暗啧舌,暗忖道:没想到这位大明的贵公子,还知晓这么多的东西。难道已有人先我一步,前来此地传道
“利先生,我打算聘请伱和徐公子做这书院的头两位教授。”见他眼中露出惊色,张允修一脸得意,趁势轻笑一声,“你们放心,你传道之事,我绝不禁止。”
“多谢公子。”利玛窦自是乐得如此,于是赶忙恭声应下。
转悠一圈,不知不觉已至午时。
张允修和利玛窦都已展露疲态,唯独徐光启,如同一个好奇宝宝,这儿看看,哪儿瞧瞧。
时不时还拍着脑瓜子,发出恍若大悟的声音。
对于张允修和利玛窦二人来说,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对于徐光启来说,那就是一扇新大门,一扇充斥着知识的宝库。
“徐兄,要不咱们先去吃饭”张允修看着蹲在一具骨架前,自言自语的徐光启,轻轻喊道。
徐光启似乎没有听到,依旧在专心思索自己的问题。张允修见此情形,笑着摇摇头,也不打搅他,拉着利玛窦走出书院。
这书院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围墙极其矮小。
只有一米六左右,人只要随便垫吧垫吧点儿东西,就能翻越进去。这是张允修特意如此,这墙防的不是人,而是动物。
二人走出书院,张福正倚靠在门柱上,身边还有几名侍卫和他摆龙门阵。
一见到张允修出来,他连忙打住话头,急匆匆跑到主人跟前,卑躬屈膝道:“公子,饭菜都准备好了。是您过去吃,还是我派人送过来。”
“送过来吧。”
“好,那请您先去对街何正的书院小憩,我这就派人去取。”张福说着,身子一转,来到一名侍卫跟前吩咐两句、侍卫领诺而走,脚下踩着轮子一样往前跑。
张允修左右扫了一眼,确定长街没有马车,才放心走过长街,来到何正书院前。
尚未入内,就听得里边传来一阵喧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