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宋歌行 > 第119章 狄青来了

第119章 狄青来了(2 / 2)

至于朱元璋、朱棣时期的严峻管理,那只能用于开国时期,天下人心未安,一旦王朝进入稳定状态,就是不合时宜的。

大宋开国后,照样是赵匡胤一言九鼎,哪有现在的宽松政策。

“小正子你先去吧,先做好眼前事,以后的事再说。”

赵昉还是决定暂时不管了,让王中正走后、自己晃悠悠的去了后院。

这一呆就是好几天,让人讶异的是他竟然这么消停,直到半个月后狄青带领挑选的军队,到达汴京面圣时他才出现。

“这都是弓箭手看来西军强大果然名副其实呀。”

亲自去城外军营视察了一千名弓箭手,赵昉满意的赞叹道。

所谓弓箭手是西军特有的编制,不属于禁军,而是西北民军和番军的编制。

种家、折家等被称为将门,不仅是因为时代为将,还有就是他们自己养的军队,应该叫子弟兵更贴切。

特别是折家,同样是党项人的折家,祖上跟李元昊的祖上一样,被大唐册封在西北。

不同于李家的是,折家一向支持中原王朝,谁夺取了中原政权他们支持谁。

因此折家有自己的军队,其实是原本的部落,这些人父死子继,奔赴战场,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卫国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保家。

由于是游牧民族出身,他们擅长骑射,因此弓箭手就是他们军中的精锐编制。

大宋沿袭了他们这称呼,在西北招募的番军和民军中,设置弓箭手队伍。

番军是西北归化的民族,大部分是吐蕃人,也有党项人和西域各族,战斗力不比禁军差。

北宋西军的战斗力一直很强,这跟他们常年征战有关,当然主力还是驻扎在西北的禁军。

即便是北宋灭亡,西军被重创后,金国在进攻西北时也连连吃亏,甚至一度决定退到山西。

要不是张俊在西北指挥失当,金国真的会止步于陕西之外。

大名鼎鼎的金兀术,就在西军将领吴玠手上吃了大亏,差点丧命和尚原,连粘罕的亲侄子都被活捉。

吴玠、吴璘兄弟跟儿子们为南宋镇守巴蜀八十年,多次击败入侵的金军,兄弟两双双被封王,抗金的功绩其实不输岳爷爷。

而且韩世忠也是出身西军,中兴四将两位出身西军,另一位是争议性很大的刘光世。

“狄卿对西南之战有何见解呀可以说说让我参考一下吗”

赵昉看到狄青很高兴,检阅完军队就拦着他进帳摊开地图,并让人抬出沙盘来对照。

沙盘不是后世发明的,早在东汉开国时,伏波将军马援就用大米塑性,造出西北的地形给刘秀观看。

当然那时候的沙盘只是个大概,但让人一目了然自然就被推广开,虽然还是没有后世那么精确,但对于古代战争其实完全足够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