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宋歌行 > 第135章 布局江南

第135章 布局江南(2 / 2)

但赵昉新政顺利进行后,江南的确增加了不少田地,开荒了大片的荒地,可江南工商业发达,让百姓不愿种粮。

大批的土地被用来种植和桑树,虽然大宋现在粮食不缺,人口还稳定增长,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若是任凭这种现象蔓延,对朝廷绝不是好事,万一来个几年天灾,那就是饿殍满地的大饥荒。

到那时钱不过是废纸,身为太子的赵昉自然要未雨绸缪,遏制住这股风向。

商业当然需要,但不能侵夺农田,必须保证每年的粮食足够,还要有一定的存余。

三人神色一正,拱手严肃道:“殿下目光深远,臣等领命!”

两个月后,吏部铨选结束,章惇去明州为录事参军,苏轼去杭州为司户参军,张载去苏州为司法参军。

虽然都是州一级的六曹事,但还是有高低的,章惇的录事参军权利最大,司户参军次之,司法参军权利最小。

但张载的权利最小是赵昉故意为之的,因为宋代的司法参军,权利被录事参军兼任了不少,也因此清闲了很多。

这给了张载有时间做学问,三人由于这段日子经常在一起,也都成了好友,一起南下。

赵昉在送别时,郑重的对章惇说:“子厚兄切记,除了耕田外,让你去明州还要你注意一点,那就是考察水师战舰和战斗力,今后有大用。”

明州就是后世的宁波,在北宋时期,港口地位超过泉州,泉州是南宋的第一大港,但北宋是明州。

而且明州还是日本和朝鲜进贡进入的港口,南宋时改名为庆元府,明朝改回明州府,但马上因为避讳大明国号改成宁波。

北宋在明州驻扎了奉国军,有水师编制,宋代的水军战斗力很强,这一点在金兵南下时得到印证。

完颜宗弼和完颜亮都在水军手上吃了大亏,致使金国再也无力南征。

特别是完颜亮四路南征,却在采石矶被虞允文数千水军打的大败,把自己的命都送了。

正是这场大败,让他再也控制不住手下,皇帝都没得做,直接被手下造反给吊死了。

宋代水军的恐怖在于火器应用,这在木质战船时代是划时代意义的,不仅有火箭这样粗陋武器,更有管状火器,火炮的鼻祖用在战船上。

赵昉作为皇太子,自然了解大宋水军的优劣处,他要做的就是改良战船,使之能够出海远洋。

只要能造出郑和下西洋时的战船,不说去寻找美洲那不太现实的,就控制印度洋和地中海,就够大宋吃个饱。

这时代欧洲的水军就是个渣渣,大宋随便一支水军,都能灭了整个欧洲的水上力量。

更重要的是水军能远洋,那日本就没必要存在了,他可是对这里垂涎欲滴很久了。

可不是为了那些老师哈,为的是银矿,日本的白银储备超过中国,这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他一直没说是因为条件不成熟,海船的质量是个大问题,首先一个木材就是问题。

没了辽东的北宋,不仅失去战马,同样也失去上好的木材来源,西南的木材运输是个大问题,但现在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