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伱的粉丝们就把那位客人也给挂了”陈平生此时正坐在一家西餐厅里,对面是讲述这几天事情的林梓杉。
“对啊,我那篇文章发表后,还引来了一些摄影师同行,原来这位客人不止白嫖过我……的拍摄,还白嫖过其他人的拍摄。”林梓杉说完,喝了一口果汁气泡水。
“老白嫖党了,她这是为什么呢还要付你们的机票钱。”陈平生不太理解这种人的脑回路。
林梓杉沉吟片刻道:“估计是本来就打算旅游吧,而且我们坐的航班也很差,一开始那个空乘就在前面不断推销产品。就连吃饭都要自己单独购买。”
她还是第一次坐这种航班,几个小时下来感觉身心俱疲。
“那是廉价航班。”陈平生了解这个:“不过也不算廉价,因为它的行李托运是要单独收费的,如果你带着比较重的行李箱,那付出的钱绝对比你买正常航班高。你那位客人应该也是看你东西少,才买的这航班。”
“原来如此,那下回我干脆带个大行李箱,哼。”林梓杉故作凶恶的举起叉子。
“后来呢”陈平生很好奇事情的后续发展。
于是林梓杉给他看了一下评论区。
基本都是在口喷这位客人损人不利己,明明白嫖了拍摄,还非要挂人家摄影师。甚至还把自己打造成了受害人的形象,来博取同情。
但这还不是最搞笑的,最离谱的是一天后这位客人不堪重负,又发表了一条小红书说自己遭到网暴抑郁了。
还用一张医院证明来佐证自己的话。
可是小红书上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女战士,一个个火眼金睛,很快就找到了一模一样的网图。是微博某个博主在去年发布的照片,竟然被她挪用了。
图片发布出来后一下子她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现在已经彻底装死不回应了。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忽然发现评论区翻不动了,退出一看原来是文章被删了。
“她不会影响你家的生意吧。”陈平生问道。
“不会,她之前都是在网上购买的服务,还没有线下来过我们店。”林梓杉摇摇头,觉得没什么。
陈平生点点头,看来这次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
“感觉如何”他好奇的问着林梓杉。
“感觉很不爽!又很爽!”林梓杉抬头看着他:“要不是我有准备,可能这次就要被人诬陷成功了。”
“嗯,所以这段时间休息休息吧。”陈平生劝道,之前林梓杉每周都去拍摄,这样其实很累。
“那你呢我看你一直没有停过。”林梓杉印象里的陈平生似乎从来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不是在拍摄,就是在去其他城市拍摄的路上。
“我啊。”陈平生低头从吸管里吸了一口柠檬汁,感受着酸甜的感觉酝酿在舌尖慢慢消散褪去后才开口道:“对我来说,拍摄其实就是放松。别看我很忙,但我其实不累。至少心里不累。”
至少在这里他不需要考虑谁的脸色,不需要每天操心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枷锁。
“嗯,看来还是陈老师的境界高啊!”林梓杉表情沉重,一副甘拜下风的模样。
陈平生忍不住笑了笑。
“我已经决定了,过年之前都不会接拍摄了。”林梓杉搅动着杯子里的气泡,细微的声响伴随着呼吸,显得四周愈发沉静。
说完,她抬头:“你呢”
“《鸦》很快就要展览了,我也要去现场见见业内和媒体的人。”陈平生过年前只有这么一个重要活动了。
“真的!在哪啊多少号”林梓杉来了兴趣。
“在魔都,23号。”
“23号啊……”林梓杉语气显得有些低沉:“我还以为你能和我一起去看演唱会呢。”
陈平生耸耸肩:“我倒是想,但时间不允许。”
“好吧,你毕竟是大忙人。我现在要是跟同学们说,格赛的获奖者是我的好朋友,他们都要羡慕死了。”林梓杉调侃道。
“哈哈,也不至于,都是普通人而已。”
两人正说着话,陈平生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他拿起电话看了看,是个陌生号码。
“接吧。”林梓杉示意他不用顾虑什么。
陈平生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里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女声。
“是陈平生,陈老师吗”
“你好,我是,你是……”他问道。
“我是秦怡介绍的,找你拍摄的张佳。”女人声音中似乎带着悦耳的音调,听起来非常年轻。
“哦,你好,秦姐和我说了。”
“那陈老师明天或者后天有空吗可以进行拍摄吗”
陈平生想了一下,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正好在去《鸦》的展览前赚笔钱。
“没问题,可以拍摄。”
“好,我现在还在赶路,我们晚上聊一下好吗”
“嗯,好。”
挂断电话,林梓杉满脸八卦:“你又要拍摄明星了”
她刚才从电话里听到了名字。
“没错,秦姐介绍的朋友,不接也不太好。”陈平生解释了一下。
“真好,我也想拍明星!”林梓杉满脸期待,对陈平生的待遇表示实名羡慕。
“算了吧,这些明星一个比一个大牌,难搞得很。”陈平生“啧”了一声。
“也是,我只想快乐拍摄,不想被人家指挥。”林梓杉忽又问道:“对了,《鸦》的展览什么时候在华南开展啊”
“得等到过年后首都影展结束后。”陈平生说道。
林梓杉眼睛一转,忽然提议道:“那等到时候,我们一起去逛呗。”
“好啊。”陈平生点点头,反正那时候他应该也没什么事情,陪朋友逛逛展还是可以的。
“行,那就说定了。”林梓杉笑了起来,嘴角浅浅的,仿佛一轮弯月。
——
下午和林梓杉聊完后,陈平生就拿着新相机去外拍了。
他这次主要是为了拍摄一些发布在影圈上的图片。
毕竟能发的已经发完了,粉丝们已经“嗷嗷待哺”了。
来到市中心的位置,这里原本有一片旧建筑,现在已经被改成了广场。只不过里面还保留着一些旧时的走廊和楼梯。
陈平生站在螺线型的楼梯下方,拿起手中的莱杜相机,挑选了一个合适的角度。
恰巧此时有一位短发女生走上楼梯,陈平生立刻把相机举在眼前,“咔嚓”拍下了一张。
每个相机的快门声都不尽相同。
飞铭的快门声比较莱杜更加沉闷一些,按下去有种力度的反馈感,而莱杜则更为轻快,不费力就可以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看了看照片,陈平生很满意,但这还不是结束,接下来还要进行后期处理。
他打算把图片抽成黑白色,专门体现结构与构图的美感。
这也是为了接下来的大师体验券做准备。
“咔嚓!”又是一张照片。
陈平生正站在楼梯的上半部分台阶,看着下方走过的人,整个空间都十分暗沉,只有门口的阳光和上方空隙倾泻下来的光线打量了局部。而刚才有一位行人正好走到门口,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成了剪影,身后地板上的白色线条则成了与之极具对比度的色彩。
这张的构图也非常酷,从观感上来说也算是一种炫技。
陈平生拍完后又来到建筑的后方,那里是有着类似于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共有七八个平行放置,他走到尾端向前看去。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框架式构图,层层递进的四边形框架不断嵌套,也引导着视线,而最内侧,则坐了一位正在看手机的老人。
“咔嚓”没有过多犹豫,陈平生伸手看都不看,直接拍摄了一张。
等他看到了回放时,发现没有任何问题,简直稳得不可思议。
这就是摄影技术发挥的效果。
不仅仅是排版技术、参数调整以及各项器材的使用,还包括了一种状态。
陈平生也是最近才摸清楚这种状态的,只要他做出拍摄的架势,他的手就会非常稳,并且取景也十分准确,仅从肉眼就可以判断出拍摄的效果。
如果不是因为他对此还不太熟练,并且个性谨慎的话,他甚至都不用看回放,实现拍完就走的理想状态。
陈平生觉得这和摄影视野带来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赋予了自己一种独特的状态,那么最后一项属性,摄影灵感呢
它会不会也意味着某种状态呢
陈平生不清楚,但他很期待。
走到建筑的外侧,他打算就今天的拍摄就到这里结束了,可就他回头寻找地铁的方向时,忽然看到建筑的侧门与建筑的整体外立面形成一个独特的构图,此刻正有个人从门内走出。
他下意识的随手举起相机,在这过程中,一气呵成的完成了快门、光圈、iso的调整,然后将相机竖起,对准看好的方向。
“咔嚓!”
短短两秒不到,一切就这么轻松的完成了。
“哇哦!”他站在原地呆了半晌,然后夸张的看了看自己。
“这手速实在是太快了。”陈平生感叹一句,然后觉得这相机自己买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