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我也没坐过船。”
从前玉萦跟娘住在村里的日子简朴,面朝黄土背朝天。
到了京城,日子虽然好过起来了,可因着娘亲的身份和重病,不曾在京城游玩。
等到离开京城,娘不必那么小心翼翼地生活,可以多出门了。
“没错,可以包一条船,一路南下,在江南好好游玩一番。”
“游玩过后呢?”温槊看着书上画的酒楼,似想到了什么,“你上回说可以做些营生,酒楼看着就不错。”
玉萦酒量不好,不喜欢饮酒,当然也不想开酒楼。
“不要酒楼,不想看着一堆酒鬼在我眼前晃悠。”
温槊瞥了一眼桌子上摆的点心:“那你肯定想开糕点铺子吧?”
“也不是不行,可我不会做点心。”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玉萦揶揄道:“你行,你来做啊?”
她原本是在怼他,但他听到话,倒是很认真地想了想,“我可以只卖酒,谁想要买了就直接搬走。”
“你会酿酒吗?”
温槊点头。
还真会酿酒啊。
明明是个暗卫,却喜欢发呆和酿酒,怪不得想离开东宫。
“你倒是适合卖酒,毕竟你武功高强,那些人喝醉了也不敢在你这里耍酒疯。”
“那你呢?现在压根没想做营生的事?”温槊冷不丁地说,“光想着到江南怎么甩开他们了?”
他所说的他们,当然是指阳泉和冰云。
玉萦眨了眨眼睛,下意识地笑起来:“也不能说想好了,还没去过江南,不知道怎么行动更方便呢,到了那边再看看。反正有你啊。”
这几日玉萦没事可做,想的事情却不少。
“我一个人可对付不了两个。”温槊撇了撇嘴。
“那也还有我啊。”
“也是,你比我难缠多了。”
两人熟悉之后,说话越发不客气。
玉萦听他这么说,顿时恶狠狠道:“敢骂我?不许吃我的点心了。”
温槊轻轻“噢”了一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桌上夺走一本风物志,又拿了一包栗子糕,飞快地躲回树上。
躺在树上一边看书一边吃东西,比光发呆要惬意得多。
一时有冷风吹来,玉萦缩了缩脖子,吃着点心也翻了会儿书,才把赵岐拿过来的信从怀中拿了出来。
盯了片刻,终归打开了。
信是赵岐半月前写的,军营的日子比他想得要苦很多,尤其是出海的时候,大浪袭来,船身摇晃,简直天旋地转。
好在多去几回后,渐渐习惯了颠簸,也就不晕船了。
信的末尾,他告诉玉萦,万一计划失败也不打紧,他还有办法带她离开。
读信的时候,玉萦几乎都能想象出赵岐说这些话时是什么表情,不自觉地便弯了唇角。
她把信折好,重新装回信封。
给赵岐的回信,还是等到离开的时候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