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道神色平静,目光深邃,心里不由得暗自佩服眼前这个人。
毕竟,德康的论述与前世量子力学的描述殊途同归,本质是一样的。
还真是: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康德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光芒。
接着刚才的论述,振振有词道:
“其次,接受教义并非思想禁锢。”
“而是能让更多人投入圣主的怀抱,摆脱愚昧与无知。”
“避免在混沌的世间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苦难。”
“在西方的历史上,无数人在黑暗中徘徊。”
“是圣主的教义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那些原本被欲望蒙蔽双眼,在罪恶深渊中挣扎的人。”
“因信奉教义,心灵得到了救赎,生活重归正轨,修行实力得到了提升。”
金发少年听后,脸上洋溢着狂热的崇拜,大声附和:
“没错!康德先生说得太对了。”
“我曾听闻,在遥远的边陲小镇,疾病肆虐,民不聊生。”
“人们在绝望中,祈求圣主的帮助。”
“当传教士带去教义,引导他们虔诚祷告后,疫情奇迹般地消退,小镇重获生机。”
“这难道不是圣主的伟大力量,不是教义的神奇功效吗?”
然而,宇道听完,神色平静,目光如炬,沉稳地向前踏出一步,然后,淡淡说道:
“你所说的边陲小镇,或许只是个例。”
“在西方漫长的历史中,有多少战争,是以宗教之名发起?”
“又有多少人,假借圣主的名义,行压迫剥削之实?”
随即,宇道微微抬头,迎着康德的目光,语气平和却坚定:
“康德先生,您的解释十分巧妙!”
“换句话说,神的无所不能,并非静态的无所,而是动态的圣主想能就能?”
康德看着眼前的少年,神色平静,并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
因为,康德心里猜想着。
宇道会揪着“圣主能否创造一个在祂想举起但举不起的铁球”这个问题深入追问。
虽然康德心里已想好对策,不过并没有流露出得意和自信的神色。
他只是微微颔首,静待宇道的回应。
宇道看向眼前的康德,然后转身面向同学,双手微微摊开,继续说道:
“抛去各种复杂的概念,我讨论这个问题,只是为了更好地向大家展示和提醒!”
“希望大家能学会多多思考,而非盲目听信教义与他人言语。”
“我也不会再问‘圣主能否创造一个在祂想举起但举不起的铁球’这种问题。”
“因为,一味地斤斤计较并无意义。”
并非宇道真的不“斤斤计较”,而是一旦对方有一套逻辑解决第一个问题。
后面类似的问题,用相同的逻辑都能解决。
一直这样刨根问底,不仅难以触及问题的核心。
反而会让人觉得无理取闹,如同鸡蛋里挑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