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角落秘闻 > 第6章 考古队“下”

第6章 考古队“下”(2 / 2)

依靠从螳螂体内获取营养而不断发育 。

待发育成熟,为回到水中繁殖。

铁线虫会释放特殊化学物质,干扰螳螂神经系统,操控其行为。

使螳螂不顾危险主动寻找水源并跳入,铁线虫随后钻出完成繁殖,螳螂则因寄生和铁线虫的离开走向死亡。”

我自顾自的走到矿泉水直饮机面前,拿着边上的一次性水杯给自己倒了杯水。

张忠义正准备说些什么,我抬手直接打断了他,示意无所谓的。

对方肯定是要说不好意思之类的客气话,都是演戏还是算了吧,你要真在意进来的时候水就给倒好了。

看着大家还沉浸在我的说法中,看来这种说法他们比较满意。

我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在自然界中,类似的事情是数不胜数,这些寄生生物,它们天生的就拥有操控宿主的特殊能力。

比如偏侧蛇虫草菌寄生在蚂蚁身上后,会驱使蚂蚁离开蚁群,攀至高处固定于叶片背面。

待真菌在蚂蚁体内生长致其死亡,便从蚂蚁头部伸出菌丝体释放孢子以感染更多同类。

又有弓形虫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被感染的老鼠会失去对猫的恐惧甚至主动靠近。

从而利于弓形虫在猫这一种宿主体内完成生命周期。

还有所谓的双盘吸虫也是寄生形态,主要是在蜗牛体内,它们侵入眼柄使其膨胀闪烁如毛毛虫,吸引鸟类捕食。

进而在鸟肠道内繁殖,虫卵随粪排出再感染更多的蜗。

再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蟹奴,作为寄生在螃蟹身上的藤壶类生物,雌性蟹奴以根状结构伸入螃蟹体内吸取营养。

不仅“阉割”雄性螃蟹使其腹部形似母蟹,还操控螃蟹照料自己的后代。

又有部分寄生黄蜂,如瓢虫茧蜂,会将卵注入瓢虫体内,卵孵化出的幼虫能操纵瓢虫为自己的蜂茧充当“保镖”。

扁头泥蜂素有自然界“摄魂怪”之称,雌蜂通过毒刺先控制蟑螂,再精准刺向其大脑,以毒液封锁真蛸胺神经递质来操控蟑螂。

例子可谓是根本说不完,这只是发现的,那么没有发现的又有多少?

所以我认为妖的存在可能与之类似,只是他们的存在非常隐秘,所以显得扑朔迷离。

而古时候的人们无法理解这些原理,在他们的描绘下更是有了不少神秘色彩。”

严莉莉等我说完再次问道:“你的这种说法很有趣,妖是类似于寄生生物的存在。

而它们那些所谓神通也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我点点头看了一眼一边的吴教授,从他表情判断,这种说法他可能曾经也有听到过。

我继续说道:“也还可能有别的形式存在,可能类似病毒,我们肉眼难以察觉。

但有些奇葩的病毒确实是可以实实在在的影响人的行为,疯癫也好,还是暴力倾向加重。

再比如说雾气的形成,是由凝结核聚集水汽而成。

凝结核是什么想必不需要和诸位过多解读了。

简单说,大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成水滴或冰晶,需要有一个核心作为起始点,这个核心就是凝结核。

因为单纯的水汽分子相互碰撞结合形成水滴或冰晶的过程比较困难。

而凝结核的存在为水汽提供了一个附着和聚集的场所,降低了水汽凝结的难度。

常见的凝结核有灰尘、烟粒、盐粒等微小颗粒。

大家想想,在很多传说故事里,每次妖的出现或者灵异事件出现时。

常常伴随着大量雾气。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雾气本身并非像故事里说的这是妖施展的手段。

而是这雾气本身就是妖呢?

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看,妖的存在或许具有多样性,不一定局限于我前面提到的寄生类形态。

或者现在说的病毒类形态,和凝结核形态。

很有可能这些都是妖的本体表现形式之一。

我们对这类特殊的存在,无论是生物、细菌还是病毒,了解都极为有限。

但说不定早已经有专业的研究人员知晓了它们的真面目,只是并未公开。

可就我个人能力以及我过往的经历而言,所能总结出来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就拿寄生生物来说,我们刚才已经列举了不少,它们操控宿主的方式千奇百怪。

每一种都在挑战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

而病毒,更是神秘莫测,它们微小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却能在悄无声息间改变甚至摧毁一个生命体系。

如果妖真的类似病毒,那么它们或许正以一种我们无法察觉的方式,隐匿在我们的生活里,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可能正是因为它们存在形式的多样和隐秘,才导致从古至今,人们对妖的描述充满了奇幻色彩。

我们的祖先在面对那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便将其归结为妖的力量。

但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或许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神秘的传说故事。”

说着,我微微停顿,目光再次扫过众人,等待着他们继续提问。

严莉莉不再提问,缓缓坐下,显然我刚刚提供的信息,已经够她消化许久。

这时,张忠义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质疑,开口问道:“你既然是巫教传人,可从你的言论里,我没看到你用巫的任何说法解读这些事,反倒是在用唯物手法。”

我看着他,神色坦然,不紧不慢地回应:“时代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

其中原理,我当然也可以用巫文化里的传统说法来表达。

但是那样的老套的之乎者也又有什么意思?

与刚才那位女士的提问又有什么关联呢?她问的是什么我就答什么。

再说文化传承应当顺应时代,而不是固步自封。

得有新想法、新说法才行,传承的目的是什么?

人生匆匆几十年,眨眼就过,但是传承可以千年万年,目的就是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进步。

就像现在,说不定死神不再手持镰刀,而是端着AK47。

地府用来办公的生死簿,不再是古朴的本子,而是液晶屏保。

谁能肯定没有这种可能呢?

神话故事里的天宫、神仙,也许他们科技高度发达,所处维度远超我们理解范围。

就好像你带狗出去玩,它上车后,到达目的地时场景瞬间变换。

对狗来说,这不就是瞬间转移的神迹嘛。

草原上受伤的狮子,被人类涂抹药物后迅速恢复,那些药物在狮子眼里,可不就是灵丹妙药?

所以,思想得跟上时代步伐。

你想听我用巫教的看法讲妖邪,我自然能说,可没太大必要。

可能别人喜欢那样,但这并不是我更倾向的方式。

我刚才所说,是基于自身丰富的经历和经验总结而来,我觉得这样能让大家更方便理解妖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当然,各位或许有过类似经历,但我敢肯定,你们谁都没见过妖的真正面目。”

说罢直接目光坚定的看向他们。

众人听闻,皆是一愣。

一时间,帐篷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着我说的这番话。

我确定以及非常肯定,哪怕这群人是比普通人经历更多的人,也不可能见过妖的真面目!

毕竟就是多杰那样的职业选手,与这些妖魔鬼怪打了一辈子交道都无法说出一个大概。

而我通过我的经历和见闻,总结出来的东西。

不管真假如何,起码在大家都没真正见过妖的真面目的基础上,是一定站得住脚的。

而且也比那些他们曾经听闻的解读,那些只剩古怪的说法明显更有信服力。

不过接下来还好也没有人继续逼问了,要求我用“巫”的原理来叙述,不然还真有点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