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底气和实力。
这就是他作为永乐大帝的责任感,一种王者的担当。
“陛下!”
闻听朱棣的豪言,姚广孝,樊忠等人也被深深感染。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眼泪中闪着泪花。
这是对于大明的永乐大帝的敬佩,同样也是对大明未来的一种担忧。
毕竟大明是永乐皇帝一手带成盛世的,不想又在他手上变成乱世。
那样的话,永乐大帝可就要背上千古骂名了。
......
翌日清晨。
天刚刚微微亮。
赶去上朝的人比前一日少了二分之一,他们一个个还是要保证朝廷的基本运作,前来上朝。
这时间已经比以往晚了许多了。
他们还没有习惯,还是早早地来了。
因为没有开宫门,只能在宫外等候。
然而在他们等待的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生面孔。
这些人穿着整洁的官服,也有各种品级的象征。
他们还都是年纪轻轻,看上去就是精神抖擞,活力蓬发、
眼中充满了对于未来的期望,与他们这些六七十岁的老臣,和一些早早进入官场,被这个染缸给污染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的到来,就像是春天的轻风,让这个沉闷的官场增添了许多活力。
这的确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
就连姚广孝和庞林这种见多识广的人,看着这些年轻的官员们,也感觉十分的不错。
甚至于让自己的心态都要跟着年轻许多。
这种官员配置倒是十分的新鲜。
让人一时间忘记了昨日的噩梦,忘记了朝廷的阴霾。
朱棣也是同样在马车上面,打开窗帘看了看。
他也看到了这些年轻的官员,一个个的人意气风发,年轻有朝气,举止也得体,样貌也比较符合当下的审美。
的确是不错的官苗子。
“和尚,这情况好像和朕的想象不一样啊,看样子,并没有影响朝廷的运作!”
本来朱棣是以为昨天杀了那么多的人。
今天能够来上殿的人一定非常的少,或者就是没有,直接全部罢朝。
就算是来了,也都是暮气沉沉,不是来吵架的就是来请辞的。
却没有想到,现在这外面竟然是这样的一副场景。
还有一种未来会更好的感觉。
“的确啊,太子殿下,一夜之间就找来了这么多的官员候补,倒是有点本事,当然大明人口还是很多的,找人充数不难。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真有本事,还是太子殿下的权益之计!”
姚广孝有些兴趣地看着这些显年轻的官员,眼中都是好奇。
他是会看相的,仔细看了几个,发现还挺不错的,都是有福之相。
朱棣也是这样想的,他也认为这可能就是朱高炽随便找的人来凑数的。
好让反对他的人,看到朝廷还能够正常运作的假象。
朱棣本来也打算接这个话。
但一想到朱高炽,最近的表现,他又有些拿不准,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没有能力。
要是没有本事,他又怎么能够入驻皇宫呢。
想来他还是有点手段的。
有手段不怕,朱棣怕的就是他太老实。
现在,朱棣也不打算去评价,还是默默看着,等着答案自己揭晓吧。
朱棣想了想,道:“算了。
朕今日就暂时不露面了,还是先藏一藏,你们就去看看,朕的太子又会闹出些什么事情来。
看看这些年轻官员的水准如何等等!
难道这些人还有朕的臣子有本事不成!”
听着朱棣有些赌气的话,姚广孝等人也不好说什么。
他们只得是点点头。
上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