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让自己有机会再一次登上宝座之人。
他想要感谢这个人。
想要答应他给他高,官厚禄,给他想要的一切。
可是,他现在发现不能。
不仅不能,还得杀了他。
以前他是假皇帝的时候,他是教主的时候,他可以用教法来教子民,用快乐丹来控制子民。
可是现在,他已经是皇帝了。
他是一个真正的皇帝了。
一个会在历史上面留下名字的皇帝了。
试问天底下,哪一个皇帝是会用毒物来控制子民的,哪个皇帝是会用一些宗-教教义来控制子民的?
皇家的人可以信宗-教,这一点在历朝历代之中都有这样的例子。
可是没有哪一个朝代把宗-教当成主流,让民众成为信徒的。
就算是梁武帝,也没有这样的强制要求。
而现在,朱允炆就需要改变。
改变什么。
改变这些被他快乐丹控制的人的想法,改变这些跟随着他起势的人的心里想法。
他们不是跟着一个教主造反来的。
他们是大明的功臣,是帮助大明的建文皇帝复位的功臣。
哪怕是没有这些东西,他们也会这样做的。
这样一来,朱允炆才能够真正的和之前在暗室里面使用快乐丹驾驭人的他进行一个区分。
也才能够让金陵城附近的江南士族,都来投靠。
否则,他们又怎么会来投靠一个神神叨叨的人呢。
为了大局。
为了转变世人的看法。
为了让手下这些人看清楚他们在干什么,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正义的。
他必须要和过去一刀两断,从他登上皇位的这一刻开始,一切都要和过去划分清楚了。
所以,本善和尚必须死。
他就是自己和过去划分清楚的关键人物。
没有他,朱允炆死在了荒郊野外,没有他,朱允炆不可能起势,没有他朱允炆不可能走到今天。
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他,他知道的太多了,他掌握的东西太多了。
朕不得不杀了他。
只有杀了他,才能和朕的过去划分清楚!
于是,朱允炆说道。
“众卿平身,朕此次登基,当论-功行赏,凡是诸位参与了复国大计的,朕都心里有数,均有赏赐。”
说到这里,大殿之中的人一个个都面露喜色,交头接耳。
“在你们这些人当中,朕最当感谢的是本善老师父,没有他救朕,朕早就死于荒野之中了,也就不会有今日的重回金陵城,坐上这属于朕的宝座!”
本善没有抬头,反而是心中惶恐不安,他觉得这话有些刺耳,让他和这个徒弟有些生分。
其余的人也齐齐看向了他,把他和姚广孝作为对比了。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本善希望穿白色袈裟,难道他就是未来的白衣宰相?
大家都在对投去他表示着祝贺的眼神。
忽然,朱允炆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冰冷。
“可是他本善知道了朕的身份之后,居然挟持朕,让朕做他弟子,承诺帮朕复国,并让朕答应事成之后让他做天下佛王,试问大家,和尚就不属于大明的子民了吗?
帮朕复国不是应该做的事情吗?
不仅如此,他还要朕用教法迷惑子民,用快乐丹麻痹子民,如此种种,罄竹难书,朕今日重归大宝,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杀了这个和尚。
来人啊,将本善和尚拖出去斩首示众!
杀了本善之后,诸位再进行论-功行赏!”
朱允炆一声令下,不容置疑,马上就有刀斧手上前来押着本善。
本善也不抵抗,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双手合掌,口中念叨:“阿弥陀佛,佛祖弟子一念贪心,酿成大祸,是弟子罪有应得,请佛祖宽恕他吧!”
说完,慈悲的看着朱允炆,直到被刀斧手彻底拉出了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