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年代:从猎户到全屯首富 > 第314章 他把猞猁崽子带回来,不还是给我们使吗?

第314章 他把猞猁崽子带回来,不还是给我们使吗?(1 / 2)

赵江回家的时候还没下班,只有王桂在。

听到狗叫,王桂拿着勺子从外屋地走出来:“儿子,买这么多东西呢?”

“嗯,给山上鄂温克带的。”赵江打开车厢板子,往库房里抬东西,王桂帮忙搭手。

“妈,今天输赢咋样?和我小姨有没有埋伏到老舅?”赵江笑。

“他一家独输。”王桂眨了下眼睛。

“哈哈。”赵江笑。

赵江分门别类地将米、面、茶砖堆放好,拿起挎兜,手放在妈背上带她往屋子里走。

“花这些钱干啥?”王桂把雪花膏放在一旁,心里还是高兴的,儿子知道家里的正好用完了。

妈哪能惦记儿子买多贵的东西呢?主要是有这个心意,挂念着她,王桂心里就乐滋滋的。

“来,妈,试试这羊毛衫合身不?”赵江把两件羊毛衫和皮鞋拿出来,“你和小妹一人一件,皮鞋有双给我爸。”

“这不便宜吧?”王桂摸着羊毛衫,“这么好的衣服,你说我平常干活,哪里穿得住呢?”

这羊毛衫摸上去就舒服暖和,样式也新鲜。

王桂套上羊毛衫,拉了拉,“咋样?”

赵江竖起一个大拇指。

王桂本身就是好看的,虽然经过操劳后脸上多出了岁月的痕迹,反添了几分温柔。

她的身段也没变形,穿上这沪上来的时髦衣服,外加儿子赚钱给她的底气,王桂那种自信居然有几分大户人家的感觉。

人靠罗衣也不是没道理的。

“这是牌子货啊?”王桂看见吊牌,“在百货商店买的?”

“百货商店可没有。”赵江笑,“我朋友从上海进来的。妈,你和我小妹穿出去,绝对是独一份。”

“哎呀,我儿子真有本事。这我可得好好收着,质量一看就好。”王桂把羊毛衫脱下来叠好,小心地收在炕柜里,“儿子第一次给我买衣服呢。”

现在衣服虽然贵,但确实品质不错,经穿,说不定几十年后还搁衣柜里。

王桂拿起皮鞋来看:“等哪天的我找人给钉上。你爸回来要看到,明儿就得穿着上班去。”

“呵呵。”赵江笑,上次王桂从城里给他带的那双皮鞋,赵山就挺显摆的。

“还有惊喜呢妈。”赵江眨巴下眼,把那包装好的金镯子拿了出来,顺着红绳子往下一提溜。

四十多克的纯金镯子,都坠手。

“呀!”王桂眼睛一亮,马上拿了过去,反复地看。

国人对金子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特别是王桂这个年纪的人,看见金子就挪不开眼睛了。

现在钻石、珠宝啥的概念还没被炒作出来,就算有,等岁数上去了,还是会喜欢黄金。

“给妈买的?”王桂眼睛都成了弯弯的月亮。

“不是给妈买的,我还能给谁买啊?”赵江笑,“妈,你试试合适不。”

王桂激动,抓住赵江的肩膀,在他脸上亲了两口:“还是儿子心疼我!”

比成天想找她要钱的赵山好多了!

王桂卷起衣袖,把金镯子朝手腕上套,“正正好呢。”

赵江知道,王桂喜欢黄金首饰,只是以前家里没条件,王桂唯一的饰品还是结婚后赵山给她打的一副黄金耳坠和项链,克数当然也不重。

只有遇到重要场合的时候,王桂才会拿出来戴。后来赵山去世,王桂也把黄金卖了。

这个事情,成了扎在赵江心里的一根刺。

看见亲娘高兴的样子,赵江乐呵地喝下一口热茶水。

别说什么铺张浪费,花钱就能让妈妈高兴,这是最好的买卖。

赚钱,不就是为了这吗?

看王桂的样子,金手镯戴上后就没打算取下来。

她没直接戴在手腕上,把袖子从圈口下边拉过去,这样避免摩擦。

等要干活的时候,就把外衣扯下来盖住,不会损伤金镯子。

现在不拉,王桂要多欣赏欣赏。

赵江把给他爹买的金扳指拿了出来,“妈,这是给我爸的。你拿给他。”

赵江觉得,妈拿给赵山,他会更高兴。

“行。”王桂取过来,笑道:“幸好你爸没归楞了,不然还耽误他戴这玩意儿。”

“还有一件事。”赵江把装钱的麻袋子挪到面前:“豹子皮和两张猞猁皮都卖出去了。”

“豹子皮卖多少啊?”王桂探过来好奇地问道,老虎崽子皮的价格她心里大概有数。

赵江翻手,甩出一、一、五:“一万一千五百!”

“我的天呐!”王桂捂着小心口,经历过大风大浪,还是受了不小的震撼。

赵江把钱一摞一摞地拿出来,小小的炕桌上堆满了大团结。

“不是说家里现钱不多了吗。”赵江把最后一踏大团结拍在钱堆上,“卖些山货。妈,这些钱你拿去用,要不够的再和我说。”

这话说的,就跟大山是赵家的银行一样。

王桂原本还想着,可能后边要稍微节省点,毕竟赵江盖房子花了不少的钱,结果转头又拿了这么多出来。

“我儿子本事真大。”王桂笑,突然反应过来,赶紧关上门望了望外边有没有人路过。

“妈,两张猞猁皮卖了六千一吧好像,买完东西剩下不到一半,这些钱都是咱家的。”赵江说,“豹子皮的话有我老舅和登峰一股。”

“妈知道了。”王桂往右手食指和大拇指上淬了口水,刷刷地点着钱,屋里数钱声音不断。

钱的事,王桂都听儿子的,从来不多问。

“你可得给人家鄂温克东西带全了。”王桂说,他们家一向家风好,要堂堂正正赚来的钱花着才舒坦,不干那些坑蒙拐骗的事。

“放心妈。”赵江点头,“我肯定不会跟他们那个‘坏安达’一样。”

真心换真心,安道尔他们乌力楞对赵江这么好,赵江也想对他们好。

一张猞猁皮三千三,三个收音机就去了一千五,还没算库房那些米面药品啥的,还有赵山要带回来的几百发子弹。

赵江压根没细算花了多少钱,本来也没想赚钱。但是这样钱也还有剩的,赵江还觉得给他们东西带少了。

“反正又不是只去这一趟。”赵江想,至于酒是不打算给他们带的,怕族人们喝酒闹事。

赵江觉得鄂温克们亏了,鄂温克们那边也觉得赵江是在做亏本买卖。

“你说你爸明天要上山?”王桂点着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