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改,一步步进行到底。”
“不过这样做,肯定也会遭到地方,或者那些勋贵、乡绅的不断反抗,但没有那么激烈,会相对温和一些。”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皇爷爷以后交给孙儿改。”
“孙儿先熬死部分老公侯、勋贵,他们的儿孙肯定没有他们的威望,勋贵反抗的声音不大,主要是那些乡绅。”
朱允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说。
这些不过是最初步的想法,而不是做法,距离可行、可做,差得还远了。
真正要这样做之前,朱允熥必须和杨士奇等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商量、制定方法,才能做下去,否则肯定实现不来。
想是很简单,做肯定难。
谁都能想到,但不一定谁都可以做到。
朱元璋微微点头,赞同道:“你这一个想法,倒是温和许多。”
“未来改,是肯定改。”
“特别是税这一块,不改的话,后面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就看皇爷爷想不想,在以后给孙儿改了。”
朱允熥最后,笑着往老朱看去。
朱元璋表情一僵,轻哼道:“你这逆孙,是不是想套咱的话?”
给他机会改,就是等于说明,储君之位是朱允熥的了。
“不敢不敢。”
朱允熥笑了,又道:“皇爷爷放出这个消息,足够压下孙儿的那些破事,让他们乱传几天再辟谣,不会再有人讨论孙儿了。”
“至于源头,锦衣卫能查,那就查。”
“查不到,也算了,反正孙儿知道是谁派人传的。”
朱允熥心里在想,朱允炆又犯傻了。
用这种破招,这不是明晃晃的告诉朱元璋,谣言是他朱允炆造的。
有些谣言,既然传出来,不会空穴来风。
“应该不是道衍的计划。”
朱允熥心里嘀咕,道衍那个坏和尚,给不出那么低段位的方法。
肯定是建文三傻,那三个大聪明想的。
不愧是卧龙凤雏啊!
“行了行了。”
朱元璋道:“咱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朱允炆已经离开了,他也没必要,把朱允熥留下,继续看奏章。
朱允熥不客气,赶紧开溜。
刚到家,只见杨士奇急匆匆说道:“殿下是否知道,外面的传言了?”
连杨士奇都知道了,看来真的全部传开了。
“知道了。”
朱允熥道:“正要和先生说说,先生认为如何?”
杨士奇毫不留情地批判道:“蠢招,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二皇孙让人传的,目的在于抹黑殿下,我们都能想到的事情,陛下想不到?”
朱允熥认为,老朱就算想到,也还不一定相信是朱允炆,刚才就是最好的表现。
“确实是个蠢招。”
朱允熥笑道:“朱允炆身边的人,太想当然了,我见过道衍,可以肯定不是他的计划。”
杨士奇问:“殿下准备,如何应对?那些传言,对殿下名声不利!”
朱允熥把刚才,对朱元璋说过的话,给杨士奇复述了一遍。
“想要压下一个传言,唯有制造另外一个更劲爆的传言,百姓们都是贪新厌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