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裴矩设宴(1 / 2)

叱吉设说:“好,那就别怪我不讲江湖道义了!”

“哎呀,你真是迂腐透顶,到了此时,你还和他讲什么道义,赶快动手,杀了他,然后,再杀那个狗皇帝!”者离说。

程咬银一看,说话的正是者离。

程咬银心想好小子,上次来借兵,你便想刺杀韦云起,后来,启民可汗要杀你,韦云起从大局考虑,替你求情,没想到你丝毫悔悟之心都没有,竟敢来杀皇上,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程咬银挺枪上前,以一敌二。

不得不说那叱吉设的一阳指真是一绝,他的一根食指就像铁条似的,即便是戳在石头上,都能戳出一个窟窿来。

者离和叱吉设两个人夹击程咬银一人,程咬银渐渐地感觉到有点力不从心,顾左顾不了右,顾前顾不了后。

恰巧此时,又有一人加入了战团。

来者非别,正是司马婉儿,只听她骂道:“你们俩好不要脸,两个打一个,难道你们是欺负我们没有人吗?”

这么一来,双方暂时是势均力敌。

程咬金和单雄信去救火,救了一半,程咬金反应了过来,对单雄信说:“总瓢把子,我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儿。”

“哪里不对劲儿?”

“咱们终日打雁,可不要被雁啄了眼睛才好。”

“什么意思?”

“我们莫不是中了他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单雄信听了之后,想了想,道:“你言之有理,咱们赶紧回去,保护皇上。”

就这样,二人带着数名军士率先来到了隋炀帝的大帐,到这里一看,四个人杀成两对儿,正杀得难解难分。

隋炀帝手里提着一把长剑,想帮忙,却不知从哪儿下手。

老程一看是者离,说:“原来是你小子,上次饶你不死,你不思感恩,竟然又敢来刺杀皇帝,我特么一斧子劈死你!”

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老程和单雄信又加入战团,那者离和叱吉设哪里是对手?

不到十个回合,老程使了一招“斧里夹脚”,一斧子劈向者离的脑袋。

者离一看,大斧子奔他的脑袋来了,吓得赶紧向右闪躲,总算是把这一斧子躲开了。

紧跟着,老程抬起右脚,踹向他的腹部。

正好踹了个正着。

者离一屁股坐在地上。

程咬金跟上前去,把他踩在脚下,抡起大斧子劈向他的脖子。

程咬银看见了,连忙喊了一声:“哥,留活口!”

就这样,者离的脑袋才没搬家。

程咬金拿绳子把他捆了起来。

叱吉设就是功夫再高,也不是众人的对手,又勉强支撑了几个回合,最终,被程咬银踢折了右臂,也拿绳子把他捆了起来。

隋炀帝居中而坐,面带愠色:“你们俩快说,是谁指使你们这么干的?”

者离说:“没人指使我们,是我们自己要这样干的。”

程咬金一听,来到者离的面前,朝着他的右脸上就是一记响脆的耳光。

顿时,把他的右脸打得肿了起来,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我叫你嘴硬,你说是不说?再不说的话,我把你的舌头割下来,叫你想说都没有机会了。”

者离苦瓜着脸和叱吉设对看了一眼,心想落到这帮人的手里,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者离也是个软骨头,到了此时,先保存性命要紧。

他想到此处,仗着胆子说:“我可以说,但是,你们能饶我们不死吗?”

隋炀帝说:“你们据实禀报,我可以不追究你们俩的责任。”

“陛下,您是大隋的天子,说话可要算数啊。”

“那是自然。”

者离把心一横,只得实话实说:“实不相瞒,我们是奉了史蜀胡悉的命令来刺杀陛下您的。

始毕可汗和史蜀胡悉合谋,解除了南面可汗的兵权。

并把他收监在大牢里。

高句丽的使者高峰私下里和始毕可汗见面,劝始毕可汗发大兵把你们这五万军队全部消灭。

始毕可汗却不愿这样做,史蜀胡悉便趁机劝他刺杀陛下。”

众人一听,原来如此。

老程说:“陛下,我说得怎么样?我早就说过这帮蛮夷没一个好东西,你对他再好都没有用,都不可能感化他们的,对付他们就得刀剑相向。

那高峰就好比战国时期的什么苏秦、张仪到处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

他先是去了西突厥,西突厥的射匮定然不会听他的摆弄,现在,他又到东突厥来招摇撞骗。

毫无疑问,他是奉了高句丽国王高元的命令,他们想联手对付大隋,其心昭然若揭啊。”

这一点,也正是隋炀帝心中所担心的,他知道一个东突厥并不可怕,但是,一旦他们和高句丽、吐谷浑的残余势力等联起手来,对付大隋,那可就不好办了。

隋炀帝一挥手,进来四名军士把者离和叱吉设押了下去。

“你们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隋炀帝问道。

此时,裴矩从帐外走了进来,说:“陛下,想要对付东突厥,其实并不难。”

“哦?爱卿有何良策?”

“咄吉士之所以能够顺利地登上可汗之位,并且收缴了南面可汗的兵权,主要是仰仗一人,那便是史蜀胡悉。

史蜀胡悉就相当于当年齐桓公的相国管仲,刘邦的谋臣张良,项羽的亚父范增。

因此,我的建议是我来找史蜀胡悉谈一谈,看看能不能把他争取到我们这边来,此人若能为我所用,则等于断去始毕可汗一条臂膀,陛下则得一大贤。”

隋炀帝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点了点头说:“好,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第二天早上。

史蜀胡悉背着手在帐内来回走动。

他心中疑惑不定,因为昨天晚上他派者离和叱吉设去行刺隋炀帝,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是吉是凶,难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