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思听她娘说得有点道理,但是,她心里依旧不服,道:“在古代,有西施、王昭君和貂蝉等,虽然她们都是女儿身,可是,她们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名垂青史。
如今,听说中原有一位奇女子名叫花木兰,代父从军,也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因此,我认为女子并不比男儿差。
男人能做的事,咱们女人也能做到。
在爱情中,我们女人也不能一味地被动,当遇上自己心仪的男人时,就应该主动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据说,当匈奴的女人遇上了自己喜欢的男人时,她们就会唱情歌,主动示爱,以此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魏王后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是又好气又好笑,道:“那你说了半天,是个啥意思,到底想怎么样呢?”
“母后,那我就对你摊牌了吧,我要去涿郡找罗成,而且,马上就走。”高静思认真地说道。
“什么!你要到涿郡去?”魏王后听了,吃了一惊。
“正是。”
“那可不行,刚才你父王来过,他特别向为娘交代,大隋与高句丽之战已经不可避免,让我把你看管好,不许你到中原去。”魏王后紧张地说道。
高静思早就猜到她娘不会同意这件事的,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她一笑道:“母后,你放心,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何况我也不是第一次到中原去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我此次前往中原,一是找罗成;
二是,我看能不能顺便打探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我会在第一时间向父王报告的。”
“为娘不要求你为高句丽提供什么情报,只求你平安无事,你还是不要去的好,”魏王后面露忧虑之色,“倘若你到了中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为娘如何向你父王和师父交代啊?这事我得和你父王说清楚,如果他同意你去,你再走不迟。”
“母后,你就放一万个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此事肯定不能对我父王说啊,一旦和他说了,他定然不会让我走的了。
你们不是常说,孩子长大后,学得了一些能耐,就得出去闯荡一番,历练一下嘛。
我此次到了涿郡,定把那罗成小子给捆回来,这事,指望我师父看来也是没希望了,只好我亲自出马;
另外,听说隋炀帝命程咬金他们在涿郡修建隋军大本营,我到那之后,肯定能把他们的情况摸清楚,然后,画成图册呈给父王。”
魏王后摇头道:“孩子,你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罗成和程咬金是好对付的吗?
我听说有多少高人都栽在他们的手上,你能斗得过他们?”
“母后,你何必长他人的志气,灭女儿的威风呢?
他们不好惹,难道女儿就好惹吗?
那一次在竹林中,我与秦琼打斗,始终占着上风,若不是后来他来了帮手,就被我擒住了。
难道说罗成比秦琼还要厉害吗?”高静思信心十足地说道。
魏王后一看,估计是劝说不了她,暗自着急,道:“话可不能那么说,罗成的年龄虽小,但是,他闯出的名头可大,不要说在大隋朝,就是在契丹和高句丽也是家喻户晓,他能有这么大的名声绝不是偶然。
你想把他抓住,谈何容易啊?”
“母后,难道说女儿我长得不够漂亮吗?你又何必担心罗成会看不上我呢?
哪里有猫不偷腥的?
难道说罗成不是男人?”
闻言,魏王后是哭笑不得,道:“我的女儿自然长得倾国倾城,可是,这天下的男人哪里有一样的呢?
有的男人贪恋权力,有的男人则酷爱武术,有的男人嗜酒如命,还有的男人整日炼丹,企图长生不老,等等。”
“不过,我觉得有一点你没说清楚。
那就是所有的男人都贪恋女色,无一例外,除非他是有毛病。”
魏王后拉住她的手,笑道:“你这孩子,年龄不大,却好像很懂男人似的。”
“那可不,都说男人是下半身动物,这话是一点都不假啊。
好了,我不和你多说了,你注意身体,早点休息吧,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魏王后急了:“你真的要走?”
“是的,母后,这事我还能和你开玩笑吗?”
“你等我和你父王商量过后再走,行不行?”
高静思把手抽回,莞尔一笑道:“那可不行,你若把这事和我父王说了,他肯定不会让我到涿郡去的。
因此,你非但不能和他说,相反,你还要替我保守秘密。”
“这——,”魏王后吓得脸色苍白,“这事咱们再商量一下吧。”
“不用商量,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我走了。”
高静思说着便离开了魏王后的寝宫,翻身上了汗血宝马。
“你给我回来!”魏王后追到了宫门外,喊道。
高静思只装作没听见,策马而去,身后扬起了尘土,随风飘扬。
清河郡。
窦建德派窦线娘到涿郡去找程咬金讨债,原本只是想要回一百匹马,没想到罗成竟给了他们一千匹良马。
窦线娘把到涿郡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并把老程立的那份借据拿出来给他爹看了。
窦建德大喜过望。
曹旦竖起大拇指说:“没想到罗成出手如此大方,这个女婿算是给你找着了。”
窦建德哈哈大笑道:“是啊,没想到罗成还挺仗义,程咬金倒也还算规矩。”
“爹,你别看程咬金长得憨头憨脑的,其实,他一点儿也不老实,这要不是我硬逼着他写下借据,他是不会写的。”
“像他这样的人最要面子,有了这份借据,你还怕他将来赖账不成?”
曹旦向他汇报说:“今年干旱,老百姓的收成不好,最近,我们筹集了一些粮食,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末将建议,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穷苦百姓。”
窦建德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道:“你的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就按你说的办。
我们要想在此扎根,就得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咱们得有实际行动,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清河郡的百姓得知窦建德开仓放粮一事,自然是高兴。
老百姓争相传颂窦建德的美德。
听说窦建德在招兵,有很多年轻人踊跃报名。
经过层层筛选,窦建德又募得五千军士,其中一千骑兵,四千步兵。
这么一来,窦建德的军队便扩充到三万来人。
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将有角逐天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