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仁宫。
隋炀帝火冒三丈:“没想到乙支文德居然敢骗朕,真是气死朕了。”
裴矩说:“当初,在大理寺时,老臣就曾经建议将乙支文德斩杀,以挫动高句丽的锐气,可是,陛下执意不听。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据说,他回到高句丽之后,非但没劝说高元投降我们大隋,反而怂恿他坚定信心与我们对抗到底,他是个彻头彻尾的顽固分子。”
“来人!”隋炀帝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此时,从外面跑进一名侍卫,躬身施礼:“陛下,请吩咐。”
“去!通知大理寺郑善果,把那什么八大砥柱全部斩杀,以泄朕心头之恨。”
“诺!”那名侍卫答应了一声,转身刚要出去。
虞世基赶紧站起身来,劝说道:“陛下,请息怒,杀不得。”
“为何?乙支文德把他手下八大砥柱押在这里。咱们有言在先,如果他敢和我们耍花招的话,朕就把他们杀了。
如今,乙支文德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朕岂能轻饶了他们?”这一次,隋炀帝真是气坏了。
“陛下,话虽如此,但是,一方面那些人并非等闲之辈呀,此时,如果我们想杀他们的话,的确很容易。
可是这样一来,只能增加高句离人对我们的仇恨,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不如把他们留着,将来押赴战场。等到了战场上,关键时刻还可以把他们当做人质,要挟对方。”
隋炀帝喘着粗气,想了想,认为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好吧,那就暂时让他们多活几天吧。”
裴蕴、裴矩和虞世基等几位大臣见隋炀帝发火了,都战战兢兢。
隋炀帝拿起文案上的奏章:“程咬金送来奏章说,涿郡大本营的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可以容得下上百万的军队。
无论是陆地上的军队,还是水师,都已建好了营寨。
等我们的大军开赴到涿郡,就等于是到了自己的家了。”
这倒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儿,众人听了都很高兴。
裴矩说:“程咬金可真能干啊,可比那李景强多了,皇上赋予李景尚方宝剑,到涿郡去修建我军的大本营,因他和北平王罗艺搞不好关系,最终,把事情办砸了。
还是人家程咬金有办法,到那把罗家父子哄得团团转,真心实意地为朝廷效力,像这样的人才,当重重地提拔,加以重用才是啊。”
闻言,隋炀帝点了点头,刚想说要加封程咬金的官职,却听裴蕴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程咬金之所以如此拼命,尽心竭力,并非为朝廷,而是为他自己,据哨探来报,他和罗成俘虏了契丹上千的军士和五千匹良马,那么,那些马匹呢?
如今朝廷正在调集各路人马,急需要战马,他却没有把战利品上交给朝廷,皇上给了他符节,他也就是朝廷的钦差大臣了。
可是,他却以钦差大臣的名义中饱私囊,这种人私心太重,怎么可以重用呢?”
“陛下,老臣以为不然,既然陛下给了程咬金符节,并且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也就是说,程咬金有权处置那些俘虏和马匹,换句话说,他就是把那些战利品送给罗家父子,也是正常的,怎么能说人家有私心呢?”裴矩说。
“即使程咬金有这样的权力,他应该在奏章上向陛下汇报清楚,为什么瞒而不报?他这样做,就是想私吞那些马匹。”
隋炀帝听了,也觉得裴蕴说得有道理,便打消了加封程咬金官职的念头。
这么一来,程咬金又错过了一次升官的机会。
隋炀帝从文案上又拿起一份奏折:“这份奏折是宇文化及呈报上来的,他已经把两百艘战船送至泉州,另外一百艘战船也已经在送往江都的路上了。
朕打算近日巡游江都,并接管那一百艘战船,然后,由江都顺河北上。”
裴矩奏道:“陛下,现在乃非常时期,我们即将与高句丽开战,此时巡游江都恐怕不太合适。”
隋炀帝一听,把脸沉下了:“有什么不合适?”
“陛下,古代贤明的君主,都是在国内或国外的环境安定团结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去巡游的。
而且,巡游一次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如今这个形势如何使得?”
隋炀帝低头不语。
裴蕴最擅长揣摩隋炀帝的心意,他察言观色,已经看出隋炀帝巡游江都是势在必行,如果忤逆了他的意思,后果可能很严重。
裴蕴想到此处,朗声说道:“微臣有不同意见。”
隋炀帝一听,眼里闪着光:“爱卿有什么不同意见,说来听听。”
“陛下,诸位,不错,目前,我们百万大军整装待发,即将与高句丽开战。
但是,陛下此次巡游江都,却意义重大啊。
它不仅仅是一次巡游,同时,也将会鼓舞江都军民以及整个隋军的士气。
同时,陛下到了江都。要接管那一百艘战船,换句话说,陛下将统领江都的水军。
这样更加有利于朝廷掌握军队。
另外,江都宫修建已经有段时间了,陛下,也可以顺便去看看江都宫,王世充父子对朝廷忠心耿耿,曾经率军打败王薄、孟让和徐圆朗等盗匪,把他们逼到盱眙一角,陛下也可借此机会对王世充进行一番表彰,让他们父子更加忠心地为朝廷出力。”
隋炀帝听了,心情顺畅了很多。
裴矩却摇了摇头道:“老臣认为你有些地方说得言过其实了,据我所知,王世充表面上仁义,其实,内心奸诈,听说他在修建江都宫时,克扣民工的粮食,死了不少人。
他却瞒而不报,在与王薄、孟让的战斗中,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大部分功劳都是程咬金、程咬银兄弟和裴行俨立下的,但是,他把这些人的功劳都抹杀了。
他没有得到朝廷的旨意,私自扩军,这可是灭族之罪。
我还听说王世充为了修建江都宫,在街上随意拉人,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不分男女,就强行拉去修建江都宫,搞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老臣以为像王世充这种人,朝廷当小心使用,以防他将来有一天隔岸观火,甚至背叛朝廷。”
“至于为了修建江都宫,王世充派人当街拉人一事,我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查实,是不是传言有误。
对于扩军一事嘛,微臣以为是权宜之计。
记得在三国时期,曹睿让司马懿驻守雍、凉,没想到蜀军突然来犯,但是雍凉兵少,不足以拒敌。
那时,如果司马懿向朝廷请旨,来回奔波的话,便耽误了事情,于是,司马懿当机立断,就地募兵,抵抗蜀军,终于,顺利的将来犯之敌击溃。
后来,曹睿听说司马懿私自募兵之后,大怒,亲自到雍、凉了解这件事情,最终,此事不了了之,也没有治司马懿的罪。
那么,王世充父子在江都扩军,我想也是为了剿灭盗贼,而并非他有异心,我想也是情有可原的。”
隋炀帝说:“巡游江都一事就这么定下了,你们都回去准备一下,与朕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