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武道崛起:从祖祠守香开始成神 > 第100章 太皇龙碑之密,九境之上,天下五方大道!

第100章 太皇龙碑之密,九境之上,天下五方大道!(1 / 2)

逍遥侯府。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在庭院的青石板路上,映照出一片光影交错的景致,微风轻轻拂过,庭院中的花草随之摇曳,似在轻声细语,为侯府增添了几分闲适与静谧。

管家云妙妍身姿婀娜地走在回廊之上。

她身着一袭淡雅的月白色长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飘动,宛如一朵行走的流云。

那精致的五官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明艳动人,虽是双十年华,却透着一种别样的成熟韵味,任谁见了,都会忍不住多瞧上几眼。

她比应长宁也大不了几岁,但做事沉稳老练,丝毫不比那些四十几岁,经验丰富的管家差,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此刻。

她双手捧着几十张叠放得整整齐齐的拜帖,脚步轻盈却又不失稳重地朝着应长宁所在的正厅走去。

进入正厅后,她微微欠身行礼,随后才轻声开口道:“侯爷,又有几十张拜帖送来了。”

说罢,她将拜帖轻轻放在一旁的桌上,又特意将最上面的两张拜帖单独呈给了应长宁,再次恭敬地欠身道:“侯爷,这两张拜帖,您或许可以看看。”

应长宁原本正坐在椅子上,手捧着一本书册随意翻看着,听闻云妙妍的话,略有些诧异地微微抬起头,目光落在那两张拜帖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

放下手中的书册,应长宁身子稍稍前倾,伸手接过拜帖,入手便能感觉到那拜帖的质地颇为讲究。

翻开其中一张,目光落在落款处,应长宁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暗自低语道:“风玉珠?没想到她竟是当朝六公主。”

应长宁的脑海中,浮现着在暮日森林中曾见过的那个一袭墨色劲装的女子。其身姿矫健,行动干净利落,丝毫没有寻常女子的娇柔之态,只是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让人印象深刻。

接着,他又翻开另一张拜帖。

看清上面的署名后,应长宁不禁微微一笑:“卫子昂果然已经回了玉京,将他们请进来吧。”

云妙妍微微欠身,恭敬地应了一声“是”,随后才转身离开。

至于其它拜帖,应长宁并未再去翻看。

从近日几次的情况来看,他相信云妙妍已经为他筛选过一遍,既然那些拜帖没有单独呈上,想必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便不用刻意去看了。

有这样一个得力的管家,着实让人轻松不少。

不多时,应长宁便在侯府中接待了六公主风玉珠,还有拓南王世子卫子昂。

风玉珠今日身着一身白色劲装,面带微笑,丝毫没有皇室公主常有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疏离感。

卫子昂则是一袭蓝色锦袍,腰间束着一条白色玉带,更衬出一抹气宇轩昂。

其实应长宁还有些挺诧异的。

身为大黎王朝的六公主,竟公然拜访他这个新封的逍遥侯,而且还是如此大大方方地前来,丝毫不担心被人背地里说闲话,这着实不像一个普通的公主能干出来的事。

而卫子昂与风玉珠也互相认识,三人坐在一起,几句客气的开场话过后,闲聊下来,氛围轻松融洽,没有丝毫拘谨之感,倒也其乐融融。

“对了,长宁兄感悟太皇龙碑,不知是否有所收获?”风玉珠轻笑着问道,丝毫没有因为卫子昂在旁边,便要遮掩的意思。

这般直爽的行事风格,倒是给应长宁留下了不错的好印象。

放下手中的茶杯,应长宁轻笑着回道:“算是有些收获,可惜只是三品传承。”

他并没有细说具体的收获,反而是试探了一下。

风玉珠听了,轻笑道:“果然,以长宁兄的武道天赋,太皇龙碑的感悟必是水到渠成,其实,你之所以参悟到的是三品传承,那是因为太皇龙碑一共有三块。

“今日与长宁兄聊得甚欢,我便不藏着掖着了。

“太皇龙碑中的传承,非有大悟性者不可参悟,而且三碑三品。长宁兄所参悟的便是三品传承碑,在其上还有二品传承碑与一品传承碑,而三碑中所记载的都是太皇诀以及与之匹配的武技和神通。

“只不过,后续两碑中的传承品阶更高,威力更强。

“而就算是我们皇族中人,也唯有先参悟出三品传承碑中的太皇诀,才有资格继续参悟后续两块。”

应长宁微微一诧。

他原本就对太皇龙碑的传承之事存有疑惑,此刻听了风玉珠的话,心中原本的疑惑瞬间豁然开朗,不禁微微点头。

“原来如此。”

也就是说,他所参悟的是三品黄泉蛟怒,而在另外两块太皇龙碑中还记载着二品黄泉蛟怒,以及一品黄泉蛟怒。

只不过,非皇族之人,想要参悟另外两块太皇龙碑,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或许需要机缘与实力并存才行。

又或许根本没有可能。

“长宁兄能够轻易参悟出三品太皇龙碑中的太皇诀,显然是悟性惊人,将来若是有大功于我大黎王朝,也定有机会参悟更高品阶的太皇龙碑。”

风玉珠嘴角噙着一抹浅笑,目光诚挚地看着应长宁,那明亮的眼眸中透着一丝期许。

显然,她是想让应长宁为大黎王朝多做贡献。

这点小心思,她倒也没有藏着掖着,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摆在了明面上。

应长宁淡淡一笑:“既然身为大黎人,若王朝有难,我亦自当出手相助,不过,大黎有文道圣人坐镇,又有太皇老祖威镇八方,想来不会有哪个宵小敢捣乱。”

风玉珠听了这话,先是一喜,再是一僵,随后那笑容中不禁多出了一抹苦涩,就像一朵原本娇艳的花朵,突然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

外人只看到大黎有强者坐镇,可又怎知这背后隐藏的危机?

好在此次应长宁猎杀了妖王,有了妖王的妖丹,只要三元天寿丹炼制成功,风家老祖便能延寿百载,大黎便有了百年的喘息之机。

只是这关乎王朝命脉的大事,肯定是不能对外透露的,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能提,必须小心翼翼地将秘密深埋心底。

至于文道圣人,确实有通天换地之大手段与大神通。

那等超凡入圣的存在,举手投足间仿佛都蕴含着天地至理,一言一行皆可改变世间格局。

可仅仅一尊文道圣人又怎够呢?

这天下风云变幻,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大黎王朝所面临的局势依旧是严峻万分。

“想来,长宁兄对天下五方大道的圣人世尊之争,还不太了解吧?”风玉珠微微岔开话题道。

她不想提皇室老祖宗的事情,又怕破坏了此刻还算融洽的氛围,扫了应长宁的兴致,所以,便巧妙地提到了与天下圣人世尊有关的话题,也算是与眼下所聊之事有关。

应长宁心头不禁一动,来了兴致。

他微微坐直身子,原本随意敲击扶手的手指也停了下来,眼神中满是好奇地道:“还请赐教。”

风玉珠理了理思绪,随即讲起了天下五方大道。

“就先从长宁兄在大黎学宫中曾感受过的儒家文道说起吧。”

风玉珠微微抬起头,看向大黎学宫所在的方向,眼神中透着一丝崇敬,仿佛能透过这侯府的厅堂,看到那儒家文道所蕴含的磅礴力量一般。

“儒家文道,浩然正气。

“诗曰:圣言化刃破虚妄,墨韵凝罡镇妖邪,文辞起处风云变,诗赋吟时天地惊。”

她声音微顿,目光看向应长宁,似是在等应长宁稍作消化之后,又才继续讲解。

“武家武道,纵横无敌。

“诗曰:拳震太虚星斗落,兵舞苍穹天地开,万象入武皆神通,纵横大道世无双。”

“兵家兵道,雄韬伟略。

“诗曰:撒豆须臾兵甲呈,阵图一展雄师列,风云入阵皆听令,山海为介按意行。”

风玉珠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模拟着布阵、撒豆成兵的动作,让这高深莫测的兵家之道也变得鲜活起来,仿佛那一幕幕神奇的场景就在眼前上演一般。

她最向往的便是这兵家兵道。

可身为女儿身,想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却是难之又难。

尤其她还是大黎六公主,就更难了。

思绪一掠而过。

她继续介绍着剩下的大道之法。

“道家符道,玄妙通神。

“诗曰:符纸凝绘造化功,笔落风雷随令起,驱山赶海寻常事,镇妖封魔谈笑间。

“还有最后的佛家梵道,慈悲浩瀚。

“诗曰:梵音佛唱净万恶,金莲绽放渡苍生,佛光流辉业障蠲,慈眸顾盼嗔痴散。”

“天下五方大道,文武兵家出圣人,佛道两门现世尊。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想要争夺这天下的话语权,一尊圣人,也或是一位世尊,根本不足以守住大黎王朝这辽阔疆域。

“这是天下大势所趋!”

风玉珠长叹了口气,眼中透着一丝忧虑。

她转头看向屋外的天空,那原本湛蓝的天空此刻仿佛也染上了几分沉重的色彩,在映衬着这天下局势的严峻,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几分。

应长宁静静地坐着。

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天下五方大道这般宏大的说法,心中满是新奇。

“文武兵家出圣人,佛道两门现世尊……天下大势所趋……我所在的太一门,便是五方大道之一的武家吧?”

应长宁喃喃自语道。

他端起手边的茶杯,轻抿了一口还很温热的茶水,目光则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脑海里不断思索着这五方大道各自的鲜明特点。

儒家,浩然正气。

武家,百般武技。

兵家,排兵布阵。

佛家,梵音妙法。

道家,符法神通。

“长宁兄。”

风玉珠突地转头,那一头乌黑秀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

她一脸认真地看着应长宁,目光中透着诚挚与期待。

“以你之天赋,将来成就一尊武圣,未必没有可能,那时,希望你能看在千千万万百姓的份上,护我大黎平安。”

应长宁有些错愕地看着风玉珠。

他原本正沉浸在对五方大道的思考之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话语惊得微微一愣,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没拿稳,好在及时稳住了身形。

他着实没有想到,这位六公主殿下竟有着如此胸怀天下的宏大志向。

“玉珠公主,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武道圣人,哪是那么容易成就的?我现在连武道境界的划分都还没完全弄清楚呢。”应长宁不禁自嘲一笑,微微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茶杯,身子往后靠了靠。

风玉珠和卫子昂皆是一愣。

两人对视一眼,发现对方脸上皆是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那模样,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应长宁这般天赋卓绝的人物,居然连武道境界的划分都没弄不清楚。

这在两人看来,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长宁兄,你当真不清楚武道境界的划分?”

卫子昂忍不住确认道。

应长宁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道:“我只知武道九境,九境之后如何,便一概不知了。”

眼见应长宁不像说假,风玉珠轻声道:“那我便跟长宁兄讲讲。”

应长宁微微坐直身子,一脸认真地看着风玉珠。

“有劳了。”

风玉珠细说道:“长宁兄修的是武家武道,那我便细说一下武家的划分。其有下三境、中三境、上三境,合称九境,这些你已知晓,我便不多说了,主要说说九境之上。

“九境之上为宗师六境,分别是周天、洞照、魂息、指玄、归元、真意。每一境皆可称为一重天,实力差距极大。”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一边数着,一边讲解,那模样格外认真,眼神中也透着对这些境界的敬畏。

“再往上,便是大宗师三境,分别是微瑕、脱胎、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