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婚(2 / 2)

说起来,这位胡尚书可不是一般人,绍圣四年曾中进士第三名!

他还与其子胡寅、胡宁、胡宏,及堂侄胡宪五人,共创闽中理学,外人尊称之为“胡氏五贤”。

这一日,汴梁上下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

除了官家大婚这个理由外,所有人也在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宣泄着内心压抑的情绪。

自靖康年来,北方的女真人就如一把利刃,悬挂在所有人的头上。

这些年来,每年金军必将入寇!

但,现在好了,女真人好几年没有兵临汴梁城下,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了。

汴梁城一下子又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重新变回了那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当日,张平安身为官家的义父,自然是一大早带着几位王妃,盛装入了宫城。

一路上,街上的铺子都早早开了门!

大赵的早点十分丰盛,大约就如现在的广东早茶一般。

不对,若是按照种类,便是广式早茶比起来也是逊色了三分!

大赵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三餐制的朝代,也是最先出现了宵夜的概念。

毕竟大晚上的逛街不睡觉,肚子饿了总得吃点宵夜不是。

张平安与几位王妃就这么一路吃吃喝喝,径直往皇城而去。

今日乃是皇帝大婚的日子,整个皇城内里里外外外皆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在礼部尚书胡安国的安排下,建炎皇帝领着新皇后,走完了一整套的拜堂流程。

张平安与朱太后一道在主位上受了两位新人一礼。

不过,朱太后是坐着的,而张平安则是立在一旁。

张平安也不知其中有啥讲究,反正说了他也不懂,听着安排便是。

张平安望着一身吉服的赵谌,却是颇为的感叹。

时间过得好快,眨眼间那金营中的小儿,竟然都成了一国之君,还成婚了?

张平安又偷偷瞥了一眼旁边的朱太后,多年的垂帘听政,却是让着这位多了些雍容华贵的气度。

在朱太后饮过了新人的茶水后,这礼便算是成了,两位新人被带宫女进了洞房内。

天子大婚,自然是无人敢去闹什么洞房。

百官自有酒席招待,女眷则是与朱太后另开了席面。

张平安在吃了几盏御酒后,便领着几位王妃,于众官员一同出了宫门。

皇宫内,夜间是不能留宿男子的。

张平安走在汴梁的街头,望着眼前的灯火阑珊,听着耳旁的欢声笑语,终是久久不能释怀。

此番,来汴梁的路上,旧部中就有人劝张平安黄袍加身!

也像大赵太祖一般,来一个陈桥兵变!

但,张平安要是真干了,这天下便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即便她成了,这大赵的文人估计也不会答应!

大赵的文人,在历朝历代里,算是骨头比较硬的!

这汴梁城里就得先杀得人头滚滚,然后长江以南又会重新冒出一个大赵的新官家来。

就算是某一天那赵官家降了,那些文人估计会再振臂高呼,“臣正要死战,官家因何投降?”

“官家既然已降,那便换个官家,再战!”

张平安摇头苦笑,直娘贼的,还真有这个可能!

对了,当初自己的理想是啥来着?

酒池肉林!

布种天下!

貌似不坐那把椅子,张平安现在也能轻易实现自己当年的雄性壮志了!

罢了!

罢了!

只要这赵官家不谋反,便替天下苍生放过他!

也不知,那北方的金国现在是个什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