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再次揉了揉眼睛,不说日上三竿也差不多了,这一觉睡得可真是长啊。
“汤鼎已经来了,他已经把你要找的侍卫们都带来了。”蜀王朱椿道,“赶紧起床,吃完饭去看看!不要摆架子,让人等太久了。”
“好!”朱雄英道。
不多会儿后,朱雄英穿好衣服洗漱完毕,来到了殿外,见到了正在等着他的汤鼎。
“太孙殿下,您要找的昨天酉时二刻在你住处巡逻的侍卫们都到了。”汤鼎道,“现在都在东华门等着太孙殿下检阅。”
“汤大人,你带路吧!”朱雄英喝了一口茶,跟着汤鼎来到了东华门。
中都皇城东华门前,一队侍卫站在一侧。
朱雄英来到东华门后,一眼就看到了头顶顶着提示词的侍卫。这位长相不起眼的侍卫头顶写着“胡惟庸案知情者”的提示词。
看到这行提示词之后,朱雄英觉得有些奇怪。胡惟庸不都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这其中还有什么……
朱雄英忽然想起了昨夜汤鼎跟他说,李善长的侄子李祐还住在中都凤阳,他忽然明白了。
“胡惟庸案”确实还没有结束,朱雄英也不确定这个头顶带着提示词的人到底是告发的人还是作为一个胡惟庸案的参与者的身份。
他没有立刻来到那人身边,朱雄英示意汤鼎弯腰,他有话要小声询问他。
“太孙殿下,您找到了吗?”汤鼎弯腰询问。
“找到了,但是你不要让他直接出来,也不要惊动他。”朱雄英道,“查一查他叫什么名字,不要让他本人知道,也不要让他离开中都,也要让他活着。”
“啊?”汤鼎心中一惊,随后开口应道,“好的,太孙殿下!一个时辰后,我把这个人的生平整理出来给您。”
“辛苦你了!”朱雄英道。
朱雄英离开,汤鼎觉得这事儿跟昨晚朱雄英的说法似乎对不太上。
毕竟,从昨晚朱雄英的说辞来看,很明显是要提携这个侍卫的。他还想着自己或许能因为这个士兵跟太孙殿下增进关系。
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的,看上去更像是有仇一样!
尽管搞不清楚状况,汤鼎还是去让人查了查朱雄英说的那人。
半个时辰后,汤鼎拿着那人的资料,也不禁紧张起来了。
“嘶!”汤鼎深吸了一口气道,“百户丁宏,是丁斌的堂弟。”
“丁斌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外甥,这个丁宏关系匪浅啊!”
汤鼎很显然继承了父亲汤和的头脑,很快就察觉到这里面一定不简单。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今天朱雄英的反应和昨晚的说辞反差很大。
其实就是找一个借口罢了,目的就是为了调查一下这个丁宏。毕竟,丁斌曾经在胡惟庸的府上做过事,李善长跟胡惟庸又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这其中或许有什么猫腻。
将资料整理好之后,汤鼎立刻去见朱雄英。
“太孙殿下,这是您要的此人的生平!”汤鼎将两张纸张递给了朱雄英。
“百户丁宏,是丁斌的堂弟!”朱雄英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丁斌应该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外甥吧!”
汤鼎点点头道,“是的,据说丁斌此人之前曾在胡惟庸的府上做过事。”
“这一点我倒是头一次听说。”
没穿越之前的朱雄英当时年纪太小可能不知道,但现在的朱雄英当然知道。为了不露出破绽,也为了卖汤鼎一个面子,他只能说自己不知道。
汤鼎听到朱雄英的回答,心中也十分得意。若真的要清算一些人的话,他也算是间接性的立功了,这也是他说丁斌在胡惟庸府上做事的目的。
这下他可以肯定,这丁宏与丁斌兄弟俩指定是知道什么跟胡惟庸案子有关的秘密。
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来中都就发现了要查办的案子。
“那一定要看住这个丁宏,但是不能让他察觉。”朱雄英叮嘱汤鼎道,“虽然我不能许诺你什么,但是我可以在大父和父亲面前美言你几句。”
“为殿下做事,在下荣幸之至,不敢奢望殿下在陛下和太子殿
“你先去做吧,后续有事情我会让人找你来的!”朱雄英摆了摆手,送走了汤鼎之后,他起身找到了锦衣卫指挥佥事赵桐。
“赵大人,我想在凤阳中都多住一段时间。”
“太孙殿下,可陛下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都等着您回去呢!”
“我不管,我就要在这里住上几天!”朱雄英道。
“既然大侄子不愿意回去,那我们俩就在这里陪他!”湘王朱柏立刻站在了朱雄英这边。
这里没有人给他们上课,也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们,湘王朱柏巴不得在中都多待上几日。
“十一哥,你也多住几天吧!”湘王朱柏来到朱椿面前道,“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父皇的老家,自然要多住几日,你说是不是?”
“说的也是!”蜀王朱椿道,“我们可以去祭拜一下祖父、祖母。”
“这……”一旁的锦衣卫指挥赵桐有些犯难。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你就说我们想要住几天,现在让派人送信去应天就是了。”
“好吧!”锦衣卫指挥佥事赵桐立刻派人送信到应天去。
……
回到怀远县的县令见到了早已经等待已久的里长唐肃,毕竟这封信需要怀远县县令给他解答。
“大人,这信您看给说说写的什么!”
怀远县县令拆开朱雄英给里长唐肃的信,看完了信中的内容。
“太孙殿下让我告诉你,他不叫马英。叫朱雄英!”
“什么?他是太孙殿下!”
“是的!”怀远县县令道,“殿下十分感谢你对他们的照顾,还做出了一个承诺。”
“他知道你最心疼你的孙子,太孙殿下说只要你的孙子到了适龄的年纪,他可以引荐他到国子监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