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父已经去看过了。”朱标道,“让淮安侯华中去给他看病!”
淮安侯华中其实就是华云龙的儿子,至于为什么让他去看病,那是因为这位淮安侯就是名副其实的太医。
他的父亲华云龙不仅在打仗这方面是一个猛将,还有着十分精湛的医术。作为他的儿子,华中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骁勇善战,但是却实实在在的继承了华云龙的医术传承。
按理说一个侯爵,在明初那基本上就是武将,子承父爵后不说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将父亲拍在沙滩上,那也是要会打仗的!可华中却另辟蹊径,以高超的医术受到了皇帝朱元璋的赞赏。
所以,太医署理居然藏着一位侯爵,这也是一大趣事了。他的太医一职,还是皇帝朱元璋亲自授予的。
朱元璋能让淮安侯华中去给曹国公李文忠看病,那真是对淮安侯华中足够信任,也是对外甥李文忠身体情况的格外重视。
自己养大的外甥,那就跟自己的儿子是一样的,大父朱元璋对待别人或许十分狠毒,但是对待自己家人那是有着无限的宽容。
压根不是如后世某位评书大家讲的那样,因为曹国公李文忠为常茂等人求情,而触怒大父朱元璋,而被推出去斩首,后被胡大海等人劝住,这才收回成命。
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也有人说是因为曹国公李文忠为他人求情,大父朱元将他幽禁在家,一下子憋出了病来。
然后又用对付刘伯温的伎俩,来对付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同样是找太医给看病,同样是太医治不好病症,同样的因病而亡。
朱雄英觉得这些猜测全都不靠谱,以他对自己的大父朱元璋的了解,他是个直脾气,压根不屑于做这种弯弯绕的事情。
就拿当年怎么处置的侄子朱文正就可以看出来了,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又是让太医下毒,又是事后将太医全都处死,来个灭口毁灭证据。
他觉得这次曹国公李文忠没有被治好,这就是他明年三月份死亡的直接原因。
至于为什么怀疑淮安侯华中给曹国公李文忠下毒,然后将淮安侯华中削爵赐死,一家老小全部流放建昌卫,那还不是因为爱屋及乌。
自己一手养大的,如同亲儿子一样的外甥死了。还是被自己最信任的太医给治死了,搁谁心里头,谁也过意不去。
朱雄英觉得淮安侯华中给曹国公李文忠下毒,纯粹就是自己的大父恼羞成怒之下给淮安侯华中扣上的一顶大帽子罢了。
淮安侯华中跟曹国公李文忠无冤无仇,自己的父亲华云龙还跟曹国公李文忠一起共事多年,也没有生出什么嫌隙,压根没有理由下毒去毒害曹国公李文忠。
更何况华中也不是傻子,给李文忠下毒他能得到啥,他除了能得到一死,什么也得不到。
朱雄英觉得,这无非就是现在的医疗水平达不到治好李文忠病症的条件。在后世看来不起眼的一些小病症,在古代那就会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谁都有身子虚弱的时候,即便是强如李文忠那自然也不例外了。
朱雄英对于曹国公李文忠还是十分敬佩的,他觉得曹国公李文忠是可以比肩那位“封狼居胥”的大将军霍去病的。
为什么李景隆长得很帅,那是因为遗传了李文忠的好样貌。十九岁时,援救池州,打败天完军,一战成名。二十六岁时,两千精兵破敌军二十万,打的私盐贩子张士诚苦不堪言。三十岁时,将元顺帝赶出大都。
王维那首写霍去病的诗,用来形容李文忠那也是十分贴切: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