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大明,开局跟朱元璋买人头 > 第249章 改名了,就没人惦记了

第249章 改名了,就没人惦记了(2 / 2)

“陛下恕罪!”

讪讪的站在一旁喘粗气去了。

稳了稳心神,这才继续开口,直抵问题的根本:

“陛下的意思是分封出去,还是彻底永绝后患?”

朱允熥不表态,就算是常升,也不敢妄下断言。

朱允熥首先是君,然后才是自己的外甥。

万一回头他以后后悔,怪罪在自己头上,那他可是青史留名了!

常府可再承受不起一次灭门之祸了。

冯胜生怕朱允熥像朱元璋一样,养成弑杀的性格,赶紧上前说了一句:

“陛下,允炆殿下在军营,江南的手应该伸的没有那么长。”

关键是两条战线上都是淮西的将领在领兵啊。

冯胜心里直打颤,难道陛下想连朱允炆也要杀了?

朱允熥摇摇头:

“查查吧,毕竟先前江南集团也有兵权,安插两个探子不难。”

朱允炆不能杀,毕竟现在朱允炆自己还没作死。

前线的邸报说朱允炆在倭国非常安分,每天铲马粪铲的相当干净利索。

也从不在下人和士兵面前托大。

朱允熥并不介意留朱允炆一命,前提是朱允炆自己不作死。

“臣明白。”常升应道。

“如果他也跟江南集团接触了,三兄弟就一块儿吧。”朱允熥淡淡说了一句,然后端起了手边的茶盏。

这一刻……常升和冯胜等人心里都是一震!

如果朱允炆接触了江南集团,那么三兄弟就一起死!

不过细一想,这也不怪朱允熥。

怪就怪朱雄英死得早,常氏死的早,吕氏被扶正后,朱允炆成了转正的嫡长子。

而他的两个弟弟也成了某些人投机钻营的工具人。

就算是朱允炆死了,他的两个弟弟依旧有和朱允熥争的资本。

虽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可是,就是有那么一撮人贼心不死。

这又是刺王杀驾,又是勾结后宫闹事儿的,一天也不消停。

冯胜见常升不敢再劝,只好硬着头皮说了一句

“陛下,朱允熙,才启蒙的年纪,倒也不必...”

冯胜是在为淮西感到了唇亡齿寒的畏惧。

六岁的孩子,等他们成事儿?那最少也得十年才跟现在的陛下一般大。

朱允熥反问道:

“你们是不是以为朕很弑杀?”

“啊?”冯胜一愣。

朱允熥此时已经理清了自己脑子里的纷乱头绪。

本来他是想要跟两位长辈商量一下朱允熞的封地的事儿。

但是刚才他大脑灵光一闪。

有了一个三全其美的办法:

“朕的说的是朱允炆勾结江南集团的前提下,如果朱允炆老老实实的,朕许他一世无忧,

至于宫里这两位弟弟,朱允熞已经成年,刚好秦王绝嗣了。

再怎么说,他也是皇祖母嫡出的儿子。

所以,朕决定把朱允熞封在西安,皇家玉牒上就依照秦王世系排字儿,让他为二皇叔尽人子的孝道。

这样百年后,二皇叔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朱允熙就过继给齐王。

让他顶着齐王世系过活,长大后从文从武亦可,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朕许他们一世安宁也就是了。

冯爷爷,舅舅,你们二位以为如何?”

与其让他们被人裹挟着利用换取利益,不如把他们的身份直接改到藩王名下。

改了名,许他们自由,安稳一生。

也断了某些人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