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在应天府最繁华的夫子庙那条街上,就出现了一拉溜十个穿着官服的大明官员。
他们都是户部的官员。
为首的真是夏元吉。
他们面前摆着垒好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不大不小的铁锅。
每个人身后还堆放着劈好的木柴。
大铁锅里的水翻着水花。
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大家都很好奇,自从新皇登基以来,大明官员已经有快两年都没上街来卖东西了。
之前洪武爷当政治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年节前夕,大明有的官员因为要补贴家用,会偶尔出来卖禄米。
今日这又是什么情况?
竟然摆了十口锅?
难道是要煮熟了卖给大家吗?
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夏元吉才咳嗽一声,跟在他身边的户部主事立刻一挥手,只见从他们身后站出来六对民间艺人,
其中一对拍着巴掌,非常的有节奏。
其余五对则两两相对,就像是后世的相声演员一样,面对面,其中一人抱着一个大海碗,说了起来:
“瞧一瞧,看一看啊,宫廷方便面,十文钱一杯,这面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你吹,你吹!
一杯你开胃,
二杯你肾不亏,
三杯五杯下了肚,
保证你的小脸啊,
红里透着白,
白里透着黑,黑不溜秋,紫不拉几,粉的噜滴,透着那么美!”
五对民间艺人,连说带比划,瞬间就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驻足观看。
人们一边看还一边议论纷纷:
“嘿,这个形式倒是新鲜!这是杂耍吗?”
“不是,这纯粹就是耍嘴皮子。”
“可是他说那是宫廷方便面。”
“那又是啥玩意儿?”
“宫廷的,肯定是皇帝陛下吃的啊。”
“哇皇帝陛下吃的东西肯定好吃啊。”
“嗯,那是自然,你没听见吗?要十文钱一杯!”
“不是,是煮熟了卖啊,还是怎么卖?”
“对啊,再说了,你分明抱着的是碗好不好?怎么说是杯呢?!”
“这人傻了!”
“走吧,他们就是行走江湖卖艺骗人的!”
“你可拉倒吧你,你以为这是蛮夷之地吗?这是天子脚下!”
“就是,就是,他们敢说这是宫廷方便面,那就肯定是真的!”
“你怎么那么笃定?难道你吃过?”
“我倒是没吃过,不过,你没看见站在锅后面的人穿着文官的衣服吗?”
“哎,你还别说,还真是的!
“对啊,他们敢在当官的眼皮子底下说假话,你当那外边的锦衣卫是吃素的?!”
众人这才心惊!
什么?
锦衣卫来了?
结果纷纷回头,果然看到锦衣卫也站在他们身后看热闹!
百姓们一看锦衣卫也跟他们一样在吃瓜,看戏,直接就不敢质疑了。
毕竟,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
有胆子大的人问身边的锦衣卫:
“官爷,这难道是皇帝陛下允许的?”
“就是啊,官爷,难道那个花花绿绿的东西真的是皇帝陛下吃的?”
人们的好奇心被勾引了起来。
但是也仅限于围观,却没有一个人掏腰包买。
所有人都在观望。
被杨士奇安排来当“托”的锦衣卫。
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
然后像没事人一样互相探讨:
“那天我在乾清宫闻到了这个面的味道。”
“哎呀,怎么样?快说说!”
“真羡慕你能在乾清宫当值。”
“香!全大明都没有的香味儿!”
“哎,你说,咱们老大吃上了吗?”
......
随着两人越走越远,人群里有人开始跃跃欲试了。
不过挤到最前面之后,还是在犹豫。
夏元吉见时机已到。
吩咐人开始煮面。
当袋子被撕开,人们发现了那弯弯曲曲像卷毛一样的面饼时就惊呼出声,但是随着调料包打开,融进沸水里,六百年后的香味儿直接钻进了在场每个人的鼻孔!
“哎呀,这也太香了吧?!”
“这叫什么来着?”
“宫廷方便面。”
“我来一包!”
“我来五包!”
“我来十包!”
要知道十文钱,在当时的大明,可是能买一斤肉,或者四升米呢!
但是羊群效应在这一刻彻底被激发。
只要家境殷实的,都会在冲动之下,掏腰包,买上一包。
当然了,仅限家境殷实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