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做!
必须做!
最,大明文化部部长杨士奇!
地址......
这下妥了!
杨士奇估计又有的忙了!
乾清宫
杨士奇正在跟朱允熥汇报工作:
“陛下,这样太委屈您了!
明明一切策划和主意都是您出的,
结果倒是臣来享受这美名了。
臣惶恐。”
朱允熥毫不在意:
“好了,朕已经是大明的皇帝了,要那些虚名有何用?
只要你我君臣一心,把大明日报的公信力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让舆论彻底为朝廷服务,就行了。你下去吧。”
“可是......”
杨士奇还是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冒名顶替的伪君子。
但是朱允熥已经挥手让他离开,他只好谢恩告退。
在走出乾清宫的那一刻,杨士奇心里想,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让这荣誉回到陛下头上。
陛下栽树,自己吃桃,这世间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他深受皇恩,能这么想,也算是知恩图报了。
但是有个人却不这么想,在他的认知里,全大明姓朱的都该死!
这人就是灵谷寺监院明远师傅——卜宇澄。
要查到这么秘辛的东西,蒋瓛可是废了好大的周章。
但是锦衣卫办案,从来不是浪得虚名,他们查的东西,还真没有查不到的。
经历七天七夜不眠不休,蒋瓛终于查清楚这个监院“前世今生。”
卜宇澄,本不姓卜,而是福建泉州蒲姓的后人。
说起这个蒲姓,蒋瓛可是大感兴趣了。
他的爷爷蒲寿庚原本是阿拉伯商人蒲开宗之子。
宋室南迁之后,他们跟随皇室前往泉州。
蒲姓在有宋一朝可以说是声名显赫,非但海外贸易做的风生水起,更是掌握着朝廷市舶司的生杀予夺大权。盛极一时!
就是这样一个深受皇恩的家族,却在宋朝被元朝铁骑叩开金陵大门之际,选择背刺自己的朝廷,把南宋流亡政府的船队直接赶出了海,然后开始大肆屠杀泉州城里的赵宋宗室,屠杀近三千多赵氏皇族!
虽然那是他先祖在宋元朝代更迭之际,做出的选择,但是,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臣子,故而在他建立大明之后,首先收拾的就是蒲姓这个家族。
他下令,把所有蒲姓所有的人都打入贱民之列,男子世世为奴,女子代代为娼,且有明一朝,蒲姓不得参加科考,并且禁止入朝为官。
朱元璋对蒲姓的痛恨源于蒲寿庚这个人。也就是明远的爷爷。
蒲寿庚当年依靠精明的头脑和朝廷的庇护,积累了大量财富和人望。
他在南宋时期镇压海贼有功,获得了朝廷的信任,担任要职并掌控海外贸易。
可以说,蒲寿庚在政商两界两手抓,而且两手都很硬。
在南宋灭亡前的三十年,泉州港的海外生意,都是蒲寿庚说了算,当时甚至有“擅蕃舶利三十年”之说。
可是尽管蒲寿庚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他在国破家亡之际的行为方式却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
尤其是蒲寿庚对南宋朝廷的态度和他在元朝初期的行为。
让平民出身,本来就恨透了官僚的朱元璋更加深恶痛绝。
所以,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对蒲姓人采取了那么严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