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大将军让臣押着俘虏先回来了。
他让臣转告陛下,一定会把土耗子全部都抓住再回来面圣。”
众大臣全都听傻了。
蓝玉什么时候回来了?!
他不是去草原打鞑子了吗?!
怎么就这么巧,城里来了抢劫犯,他蓝玉刚好赶上?
该不是这家伙自导自演的吧?!
不对!
蓝玉作为征北大将军,无诏不得回京。
他这私自回京,等同于造反!
于是,都察院御史们眼珠子一转,心里立马就有了主意——
不行,必须弹劾他。
那家伙刚在塞北封狼居胥,加上这次,就两次了!
这功劳,都够封王的了。
怎么皇城内的乱贼还轮到他来收拾到了呢?!
再加上这次抓乱贼的功劳
这家伙的功劳简直都快堆成山了!
好事儿都让他赶上了!
本着我得不到的就算丢的想法。
一个御史马上改跪下参奏:
“陛下,蓝玉不是在草原上打鞑子?
领兵在外的武将无诏哦啊子死回京,形同谋反。
臣弹劾蓝玉有不臣之心。
请陛下明鉴!”
有一个人牵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跟着附和。
言官嘛,就是这么个套路。
于是,在御史身后,接二连三跪下四五个言官,全都说着:
“臣附议!”
朱元璋歪着头看着长身玉立在自己身侧的大孙。
内心里翻江倒海。
在他看来,这蓝玉,肯定是心怀不轨!
然而朱允熥八风不动。
常升和冯胜不明所以。
尤其是常升,自己也是刚从江南回来,还没述职呢,就被拉来迎接这六十船银子来了。
他也没听说舅舅怎么了啊?
不过舅舅私自回京倒是事实了。
乱贼都被他抓住了!
那肯定不是杨士奇认错人了。
他看了冯胜一眼,没想到,冯胜正在跟汤和进行眼神交流。
这下,常升也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了。
无论如何,舅舅都不会造反的。
这个他倒是相信。
于是他上前一步躬身启奏到:
“陛下,王大人所言差异,臣虽然不知道蓝玉因何私自返京,但是臣敢以性命担保,蓝玉对大明绝对忠肝义胆,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反心的,请陛下明察!”
冯胜是知道一点儿关于走私案的案情的,但是所知不多。
此刻听说蓝玉无诏回京。
倒是让他心里一惊。
心说,蓝疯子不会那么疯狂吧,单枪匹马打回京城来了?
想想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冯胜一撩官袍,也躬身行礼启奏到:
“陛下,开国公说得对,无论蓝玉因何返京,他触犯军规倒是事实,但是若说他有反心,臣认为,纯属子虚乌有!
还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淮西诸将一看,呼啦啦跪倒一片。
蓝玉啊,那可是淮西的神!
陛下若是当真问罪于他,那就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说明陛下要拿淮西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