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之间,特别是涉及到认的大哥冯睿,他觉得买卖还是尽量公平一些的好。)
“有,这地方我虽然不是经常来,但一年总会来几次,你搞收藏,到这边来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应该也有认识的熟人吧。”
曹亮说着话,也问他道。
“是啊!比较熟点的有一个买卖瓷器的姓沈的老板,其他人,有的只能算是见过。
我们去你认识的朋友开的店铺,让他们帮我们把物品都估估价。”
“行!亲兄弟明算账。”
说着话,四人一起走进了古玩城。
曹亮认识的在这边开店的人,有两家,一家是搞杂项收藏的,姓王,年龄差不多50岁。
另一家是收购字画的,姓李,年龄大概55岁。
他们先去的是姓王的那人开的店铺。
大家见面先是认识了一番,然后才让他帮忙估算价值。
王老板搞了多年收藏,肯定是见多识广,看过黄蓄手里的酒后,说都是真品,绝对民国时期。
另外价值的话,“爱马仕”英格兰威士忌,目前可以卖到80万到90万,价格跟民国时期的茅台差不多。
就算是酒瓶,这样完整带盖子的,至少也能卖1万块钱。
尊尼获加威士忌,要便宜很多,不过同样能卖几万块钱。
那坛封蜡了的老酒,是地方酿造,价格不好估算,估计几万块钱,也会有人购买。
综合分析过后,这三样酒,王老板给出的价格是100万。
他说的也算公正。
当听到这三样酒如此值钱,跟着一起过来的姜怡很震惊。
之前黄蓄告诉过她很值钱,但她没想到会如此值钱。
冯睿带过来的一幅画,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作为姓黄的本姓人,他当然听说过,是近现代著名画家,有“北齐南黄”之誉。
对于画,他不是特别擅长,不过能看出是老的,画的很好。
因为冯睿的关系,曹亮肯定不会拿个假画过来忽悠他。
王老板给出的估价,是120万,比他的酒,要贵20万。
想到他不是专业玩字画的,他们又去了李老板的店铺。
经过李老板的鉴定,说的价格,跟王老板差不多。
看来一些著名大家的字画,他们作为京城这边搞收藏的,估算的价值,比较近似。
另外酒的价值,他觉得既然是民国时期,王老板估了价,应该就是那价,不会相差太大。
这幅画,如果售卖,120万,李老板随时可以收购。
“曹哥!我这三样酒的价值,比你字画的价值要低差不多20万,老家那边还有几瓶民国时期的酒,下次都带过来,那时把差价补上!你看咋样?”
黄蓄想了想,对他说道。
20万的价格偏差,还是有点大,既然要交换,那就尽量做到公平一点。
“没事,就今天的这几瓶酒就行。要是不放心画的真假,我可以给你转100万的现金。
你老家还有啥酒?”
曹亮好像对于20万的价格差距感觉无所谓。
他对他说的另外几瓶酒更感兴趣。
“还有一瓶“尊尼获加威士忌”、一瓶“哥顿金酒”、一瓶“轩尼诗干邑白兰地”、一瓶“张裕金星高月白兰地”,以及两坛封蜡老酒。
既然是换,那我们这次换好了,我相信曹哥的人品。”
“画绝对是真的,我能保证!另外我这里也有一幅黄宾虹的真迹,我拿出来你们看看,印章、字迹以及画的风格都做不了假。”
收售字画的李老板听黄蓄那样说,跟着说道。
他说完找字画去了。
等他找来,对比之后,两张画的落款印章一样,字迹、整体风格也差不多。
确定了真假,他们就完成了交易,黄蓄说这20万先记在账上,画他可能随时卖出去,让曹亮不要介意。
梁娇说既然东西是他的了,怎么处理,是他的自由。
看了下时间,差不多10点半,他们都没有在古玩城逗留,而是说好了一会酒店见面,然后各自回家放东西了。
【改书名了,目前写的是第二卷,还会写第三卷,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