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水浒大奸商 > 第228章 变故

第228章 变故(2 / 2)

这一刻,蔡京的权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为宰相的王甫见此情景,听得后背冷汗淋淋,大气都不敢出,将头狠狠往下低着。

赵佶也惊呆了,他本想是询问众臣们,如何平复方腊叛乱的,怎的变成了要给童贯,朱勔,柴宣三人治罪?

这三人对于赵佶来说,都是极为信任之人,且各有重用,

童贯为他掌着枢密院,多年来,军中一直安稳,数次出征,平乱,也都能胜任,赵佶找不到更好的人仼此职位。

朱勔同样对赵佶无比重要,他的垦岳,他的许多开销,许多享受之物,都要靠着朱勔的应奉局为他搞来。

至于搞得东南四地乌烟瘴气,逼反了方腊,在赵佶看来,那是方腊的问题,朱勔只是为他尽忠办事罢了,

而柴宣是他的驸马,每年都为他送来许多钱银,光蜂窝煤和反季节菜蔬的分红,每个冬季都七八十万贯之巨。

这样的好驸马,赵佶实在是不想惩治他。

赵佶面带难色,问道:“蔡爱卿之言,会不会危言耸听了些?此事可推后再议,而今之际,是先商议如何剿灭方腊。”

蔡京得势不饶人,当场跪下,大声呼道:

“官家,此三贼不严惩,定会寒了朝中众臣的心!请官家三思!”

赵佶见蔡京丝毫不退让,心中也有些火气,但方腊举旗谋反,他还要靠蔡京去举荐人平叛,也不愿此时与蔡京闹僵起来。

他道:“蔡爱卿,他们三人今日都不在朝堂之上,朕也不能单凭一家之言,断他们有罪,如此,岂不是寒了众大臣的心?”

赵佶此人虽然是个昏君,但对手下的臣子还不算差,谨遵祖训,不会动不动就勃然大怒,将犯事的臣子给砍了。

蔡京道:“官家,是否冤枉他们,一查便知,老臣愿领命,去彻查三人。”

赵佶见蔡京铁了心的要为难三人,也是无奈,只得应道:

“好!朕准你去查,切记要好生询问,不可为难三人。”

“谢官家!”

蔡京暗自一喜,他要的便是皇帝这句话,到时为不为难三人,便要看三人配不配合了?

赵佶揉着眉心,叹道:“如此,蔡爱卿可否说说,有谁能去平了方腊之乱?”

……

十月二日,还在家养病的童贯便被人请走了!

牢里,经常带兵打仗的童贯,颇有些铁骨铮铮的作派,硬是撑了一天一夜,方才招供。

十月五日,童贯对与反贼王庆勾结之事,已然明了,证据确凿,供词写了数百页,各种人证,物证拉了几十车。

当这一切呈现在赵佶面前时,赵佶气得破口大骂:

“好个童贯,枉朕这般信任他,他却背地里做下这许多罪行?拟旨,童贯,童贳二人抄家,刺配充军,童娇秀打入教坊司。”

曾在大宋军队中呼风唤雨,威风凛凛的童枢密,锒铛入狱,府宅被抄,据说抄出钱银千余车,财货不可估量。

赵佶看着奏报,上面写道:“抄没童府财钱二百万贯……”

他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愤怒!

抄了童贯,让赵佶今年不再为钱银发愁了。

他却不知,抄没童府真实的钱银,远超二百万贯,他得到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童贯入狱,朝野震惊。

朱勔在方腊起义之初,就已经带了大量的财货,用官船运来了东京,他此时正躲在东京的府中。

听闻到蔡京参他与童贯,柴宣二人,又听闻童贯童贳被抄家入狱,朱勔再也坐不住了,连夜带上厚礼,去向蔡京求饶。

……

柴宣仍在高唐,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方腊叛乱,闹得规模空前之大,田虎,王庆也不甘示弱。唯有隔壁的宋江还算听话,一直在梁山乖乖呆着。

东京城童贯被抄家充军之事,柴宣第一时间便得到了情报,

蔡京老贼终于不再沉默,他开始反击了!

柴宣并没有多少惊讶!

他在想,这关键时候,童贯被下了狱,蔡京会举荐谁去平方腊叛乱?

又过了几日,东京那边的消息多了起来,有太平会的首领发来的,有周昂,梁怀恩等人写的信。

大概的意思是柴宣在东京的生意,全都被蔡京没收,收为国有。

由童贯亲自提名的“静安堂”被查封,

东京城外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蜂窝煤基地,全被蔡京拿着圣旨,带人没收,连周昂的五千禁军也被赶了出来。

整个东京的生意,每年能为柴宣至少净赚二百万贯,还有许多利润分成,维护着整个东京的关系网。

例如太平会的成员活动经费,上至皇帝,皇后,下至一些小黄门们,每年每人都能得到来自柴宣的好处。

这些都是从东京城的生意利润里拿出来的。

柴宣花费巨量钱银建立的基地,修了数座码头,修了数以千计的房屋,修了各种道路,最多时,整个基地养着七八万人。

如今全没了。

蔡京还抓了静安堂的人员,逼迫他们交给各类丹药和中成药的药方,尤其是“太白去腐丹”“青霜丹”的配方。

皇帝赵佶也下了圣旨给柴宣,劝他以国家为重,将药方贡献出来,济世救民云云。

柴宣将这些信息,交给黄文炳,公孙胜,朱武等人传看。

笑着问道:“诸位,可有高见?”

黄文炳看后也是震惊得目瞪口呆,

柴宣在东京的生意布局,他也是有参与的,深知其中的牵连和利润。

他原以为柴宣这般做,生意是没人可以抢去的,可万万没想到,蔡京一出手反击,立刻毁了柴宣的的所有生意。

“这……官家就不念驸马一点情份么?怎么说驸马您也是自家人啊!”

黄文炳摇头苦叹。

柴宣淡然一笑,道:“想必蔡京老贼,给出了更多的价码,自古君王薄性情,此事倒也在柴某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来了。”

黄文炳叹道:“驸马在东京花了这许多银钱,如今都便宜了皇帝和蔡老贼,恕黄某直言,东京城里的百姓怕是要遭秧了,那些煤商们也要倒晦了,不知多少人过不了这个冬季了。”

柴宣笑道:“不错,你既然也能想到这一层!之前我们蜂窝订价较低,蔡老贼将其收为国有,实则是由他控制,这蜂窝煤价格要大涨了。”

公孙胜忧心忡忡地说道:“恐怕不止是东京城,怕是全国的蜂窝煤价格都要上涨了。”

他说这话,在场的几人想了想,觉得甚有道理。

柴宣搞出蜂窝煤之后,虽然严格控制配方流出,但大宋的商人又不傻,很快全国各地都有蜂窝煤售卖,虽然质量比不上东京的,但远比直接烧石炭好上数倍。

柴宣只打算垄断东京城的市场,对于全国各地蜂窝煤的售卖,他懒得去管,让那些人也赚些钱,他从不吃独食,

可蔡京老贼一旦控制了蜂窝煤,怕是会制用各地官府,在全国垄断此物,不让其他商人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