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流浪基地的秘密机场一片忙碌。
改装后的X-89超音速穿云机已在跑道上静候。
机身表面覆盖着微光闪烁的特殊隐形涂层,在晨光下显得神秘而强大。
远征队的成员依次登机,每人都穿着特制的高科技极地服,背包中装满了各种先进装备和生存工具。
林栋是最后一个登机的。
他站在舷梯前,回望流浪基地那熟悉的轮廓。
晨光透过热带树林洒在基地的金属表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种莫名的预感掠过他的心头——这次远征可能会彻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一切准备就绪,先生。”
泰坦的声音从他的腕表传来,清晰而冷静。
“谢谢,泰坦。在我们离开后,持续监控全球高维信号网络。有任何异常立即通知我。”
“明白,先生。祝您探索顺利。”
林栋深吸一口气,踏上舷梯,走入机舱。
舱门缓缓关闭,将外界的阳光与喧嚣隔绝在外。
他走到机舱中央坐下,没有一点废话。
“立刻起飞。目的地:南极。”
飞机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如同一头即将腾飞的巨兽。
片刻后,X-89超音速穿云机拖着长长的尾焰冲向天际,消失在云层深处。
当进入稳定的平流层,林栋便召集所有远征队员进行最终简报。
机舱中央巨大的环形全息投影系统将南极的三维地图投射在中央,冰川与高地的细节清晰可见。
林栋站在全息地图旁,右手轻点控制面板,地图自动放大,聚焦在东南极洲的一片区域。
“根据我们的高维侦测结果。”林栋指向地图上一个闪烁的红点,“目标位于这里——东南极冰盖下方约2000米处,精确坐标为南纬73°54′22″,东经100°36′09″。”
红点随着他的话语闪烁着不详的光芒,仿佛某种深埋地下的巨兽之眼。
“我虽然不懂林总你说的检测手段,但我得先说,这个区域远离任何已知的科考站,而且常年被暴风雪笼罩,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
默察——一位蓄着银白色浓密胡须的俄罗斯极地专家正皱眉盯着地图开口说道。
他身形魁梧,仿佛一头北极熊,声音却异常轻柔,带着浓重的俄语口音。
“这片区域在极地探险者中有个不祥的绰号——'上帝的盲区'。”
他的手指在空中画出一个区域,“地形多变,冰层不稳定,裂谷和冰川活动频繁,都是它的特点。1983年,就有一支苏联探险队在那里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保证探索的安全性。”
林栋没有因为他的插话而生气,反而认可道:“正因如此,我们的计划必须精确且富有弹性。卡露拉,展示下。”
卡露拉站起身,高挑的身影几乎触及舱顶,战术装束虽然紧致但仍难掩其傲人身材。
便随着她的操作,地图上出现一条蓝色路线。
“首先,我们的X-89会把我们直接送达澳大利亚的凯西站。在那里将启用我们的伪装身份,再使用'极地蜘蛛'穿越约580公里的冰原,到达目标区域。”
接着,她又调出一系列气象模型。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我们有一个为期三天的天气窗口。期间暴风雪将短暂减弱,风速和能见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卡露拉的手指划过屏幕,模型随即变幻,显示出一个巨大的低气压系统。
“但三天后,这个风暴系统将从西面逼近,带来持续72小时的特大暴风雪。风速预计将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相当于十一级飓风的强度。如果被困在外面,生存几率几乎为零。”
众人脸色微变,会议室内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度。
“我们已经规划了最优路线,避开所有已知的危险区域。按照'极地蜘蛛'的最高安全速度计算,我们需要约30至36小时才能抵达目标区域。”
“关于团队分工,”卡露拉调出三组不同颜色的路线,“我们将分成三个行动小组。”
“主探索小组将由我带领4人特种小队还有地质学家玛丽跟随林总。”
屏幕上一条红线直指目标点,“我们负责直接前往信号源位置,进行主要探索工作。”
“第二小组由默察带领天盾安保的通讯小队在这里。”
一条蓝线在红线两侧分叉,形成一条弧线。
“你们将负责建立通讯中继站网络,确保我们与外界和各小组之间的联系不会中断。”
“第三小组由哈里森带领,配合天盾安保守护后方临时营地,医疗团队也在此随时待命。”
最后一条绿线呈现出一个更大的外围圈。
“每个小组都会配备两台'极地蜘蛛',携带各自任务所需的专业设备和足量补给。如果有任何的计划变动,我会及时更新到各位的终端上。”
林栋等卡露拉坐下后,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把地图切换为一个冰层剖面图。
目标点下方两千米处,一个红色光点还在闪烁着。
“一旦抵达目标上方,我们将使用特制的量子热能钻探设备向下挖掘。按每小时100米的钻探速度,我们需要约20小时才能接近信号源。”
“希望这个设备能够保证像林总您所说的那般速度,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必须在抵达目标区后立即开始钻探,才能在暴风雪来临前完成初步探索。时间非常紧迫。”地质专家玛丽感慨道。
“正是如此。因此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必须精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重大失误或延误。”
林栋顿了顿,深吸一口气道:行动开始前,我必须向各位明确一点——此次任务很可能与敌方正面遭遇。天盾安保将全程为各位提供安全保障,但请务必确保武器时刻保持在可击发状态。”
“泰坦将通过量子通讯链路实时监控行动。一旦情况危急,泰坦将立即启动紧急撤离程序。好了,各位,现在你们可以抓紧最后的时间休息,在南极可没有这么舒适的环境了。”
会议结束后,队员们各自回到自己座位,为即将到来的远征做最后的准备。
当X-89超音速穿云机降落在澳大利亚凯西站附近的临时跑道上时,舷窗外的世界一片苍白。
机舱内的数字时钟显示他们已飞行了13小时47分钟。
在穿过最后一层云层时,队员们第一次见到了南极特有的光景——天空呈现出一种近乎超现实的湛蓝,在独特的光线折射下显得格外深邃。
地平线附近,太阳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徘徊,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束缚,无法真正落下。
这是南极春分前的标志——近乎永恒的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