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391章 瓦剌鞑靼结盟!

第391章 瓦剌鞑靼结盟!(1 / 2)

杨士奇的眼睛微微转动,顺着杨帆的话说下去,道:“所以,因为铜矿少,导致我大明的新铸造铜币不足,这民间的铜钱就越来越古旧,可是,这又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

杨帆耐心地说道:“货币对于国家来说极为重要,我中原大地本身就确少金银铜矿,如今大明发现的银矿很少,赣矿枯竭,若是不能找到新的铜矿,则未来货币必定短缺,国库没有钱,怎么办?”

王图、纪纲都是武人,哪里懂什么经济、货币?在场之人里面只有杨士奇隐隐听懂了杨帆的意思。

纪纲下意识地说道:“若是国库没有钱,只要发印宝钞不就好了?何愁没有钱?”

杨帆笑了笑,轻声解释道:“空印宝钞只会让宝钞的价值降低,也就是‘贬值’,不能长久。”

杨士奇沉吟片刻,说道:“大人,您是说,我大明需要开新的铜矿,运回来铸造铜板?在下听说,高丽省有铜矿,或可代替赣矿。”

杨士奇话音未落,杨帆挥挥手,道:“高丽省山高路远,就算走海路也要许久,何况高丽的铜矿根本无法代替赣矿。”

杨士奇傻眼了,不清楚杨帆为何对高丽省的铜矿储量如此清楚,他能未卜先知不成?

杨帆之所以如此清楚,乃是因为在历史上赣矿于宋、元的时候被开采完毕枯竭,后来有明一朝一直缺少铜矿,到了大明嘉靖时期,嘉靖皇帝甚至派遣了矿监前往朝鲜,就是为了提高铜矿产量。

杨士奇硬着头皮,说道:“那……大人认为该如何做,才能解决铜矿凋敝之情况?”

杨帆随手往西南方向指了指,道:“简单,平麓川,将麓川之领土纳入我大明麾下,麓川的铜矿可够我大明用上五百年!”

啊?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杨帆竟然要打麓川,大明与麓川王朝的瓜葛还要从前元说起。

元末天下大乱,麓川王朝趁机摆脱了前元的统治自立,逐渐发展壮大。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奉朱元璋之命进军云南,一举平定云南。

麓川王朝被明军震慑,选择臣服,大明便设立了平缅宣慰司,任命思伦法为宣慰使。

思伦法死后,其子思行法接任宣慰使之职,然而麓川故地土司林立,大明并未真正掌控麓川。

杨士奇很是吃惊,道:“大人,麓川有铜矿?为何下官从未听说过?您是从何而知的?”

我从史书上知道的!

杨帆在心里嘀咕一句,历史上,宋元有赣矿,清有滇矿,偏大明夹在中间。

滇矿便是如今麓川所在之地,滇北有东川、大关、永善、宣威、镇雄等州县,滇西有永胜、丽江、云龙、顺宁等,滇中则包括滇池与抚仙湖附近,皆有铜矿。

其中东川府所辖的铜矿产量最为巨大,占据了全省的百分之七十,这些铜被源源不断送往铸造局,铸造成为铜钱,流入天下。

不过,杨帆当然不可能说自己从史书上看的,他心念一动,轻声说道:“昔年本官曾经派遣商队,行遍天下寻找矿藏,有些去了倭国发现了铜矿,有些到了新大陆,带回了土豆与玉米;

也有人到了麓川,发现了麓川拥有的大量铜矿,如今我大明已经将安南并入版图,这麓川所在之地,自然也可攻取。”

王图握紧了拳头,眼珠发亮道:“大人高瞻远瞩,居然那么久以前就发现了铜矿,属下佩服!”

王图、纪纲自然是杨帆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杨士奇这次却不赞同杨帆的想法。

杨士奇沉吟片刻,说道:“大人,麓川地形复杂,山多水多,若要攻占恐怕难度不小,我大明争瓦剌、鞑靼,争高丽、倭国,如今还有争麓川,这……这征战何时是个头啊?”

杨士奇受杨帆大恩,是绝对的杨帆铁杆支持者,连杨士奇都觉得此事不妥,可想而知未来推行战略的时候会遇见何等阻碍。

杨帆倒是没有生气,问杨士奇道:“士奇觉得我大明如今国势如何?”

杨士奇想也没想,说道:“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武功赫赫,威慑四方,如同初升之朝阳,光芒万丈!”

杨帆微微颔首,又问道:“那士奇觉得我大明的国力上升,能持续多久?这巅峰又能持续多久?”

杨士奇微微一愣,有些犹豫地说道:“下官不敢妄言,想来大明应国运昌盛,千秋万代……”

杨帆挥挥手,说道:“你我私下里不必有顾虑,你不敢说我来替你说,如今我大明开国二十七年,陛下尚在,自然国力蒸蒸日上,但天下就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有些事不趁着国力上升巅峰的时候去做,难道还要将事情交给后人?”

杨士奇是个沉稳谨慎的人,他眉头紧锁,说道:“可是大人,征伐麓川只为了铜矿,收益比不上付出,这又何必呢?”

杨帆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道:“士奇,你要记住,有些不能只看眼前的收益与得失,平麓川,配合燕王殿下将麓川所辖之领地彻底归入我大明麾下,于我大明,于我汉人,是千秋万代的功业!”

杨帆可没忘记当初与朱皇帝的计划,那就是将大明的藩王全部封到大明本土之外。

从云南开始往麓川、安南,再扩展到整个东南亚,大明以及汉人,便占据了整个东亚最好的土地与海洋。

杨帆的声音越发笃定,道:“若是能将那些土地全部并入大明,成为我大明之汉土,将来就算中原遭受离乱,我汉人也有从头再来光复山河的机会!”

杨士奇望着杨帆,良久才苦笑道:“下官以为已经足够了解杨大人,没想到下官还是浅薄了,您……竟然要考虑未来几百年之后的事情,大人,就算有战乱,我汉人自然是天下之主,有何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