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397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第397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2 / 2)

朱雄英沉默片刻,说道:“可我在北平府与皇爷爷学了很多本事,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为何大将军就是不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朱雄英的脸上流露出一抹失落之色,道:“难道就因为我是大明的皇太孙,大将军害怕我出什么事?我大明的将士出生入死,我岂能待在后方坐享其成?”

徐辉祖的眸子微微转动,笑了笑,说道:“太孙当真以为大将军不让你领兵,是因为这个?”

朱雄英抬起头看向徐辉祖,没说话,但脸上的神情分明在说:难道不是?

徐辉祖微微一笑,说道:“太孙经常说,以陛下、燕王殿下、长安侯为榜样,您可知,长安侯在初入仕途的时候担任何职位?”

朱雄英闻言摇了摇头,杨帆从码头被马皇后看重入仕的时候的事情,朱雄英压根不知道。

徐辉祖慢条斯理地说道:“那时候,长安侯担任给事中,人微言轻,却能将自己职责做好,由此得陛下赏识,一步一步走上来。”

徐辉祖说得委婉,实际上,当初杨帆哪里是想要得朱元璋赏识?分明是抱着顶撞朱元璋,希望被朱元璋赐的想法而去做事。

杨帆被关进亲军都尉府大牢的次数,连他自己都记不得了,甚至最后和亲军都尉府大牢的狱卒都混熟了。

朱雄英若有所思,道:“姑父出身寒门,此事我倒是知晓,徐大人说这些做什么?”

徐辉祖微微一笑,说道:“长安侯出身寒门,却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来,最后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太孙也需学他才是。”

徐辉祖对着南边拜了拜,说道:“陛下教导了太孙本事,然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取巧之法,更多的是稳扎稳打,就说这运送粮草与驻守后方,粮草辎重为军队的命脉,镇守后方粮草要道更是重要,大将军这是在磨炼殿下的能力与心智。”

朱雄英被徐辉祖说动了,他的嘴角微微牵动两下,说道:“可是,我想如同皇爷爷、姑父他们那样,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勋……”

徐辉祖微微颔首,说道:“太孙的心意我知晓,但凡事不是一蹴而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殿下要有耐心。”

徐辉祖指着北边与西南等方向,道:“瓦剌、鞑靼不会彻底消失,未来太孙,还有太子殿下会继续与瓦剌、鞑靼打下去,还有倭国与安南那边的诸多国度,殿下有的是机会大展身手。”

“所以,殿下现在最重要的是安心,将手头的事情做好,不可好高骛远,不可急躁,我相信,太孙未来会比长安侯,比燕王殿下做得更出色!”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然后拱手向徐辉祖行礼,道:“徐大人的教诲,吾记住了,多谢!”

徐辉祖赶忙还礼,说道:“太孙言重了。”

终于说服了朱雄英,徐辉祖送客口气,就听朱雄英说道:“我明日便往土剌河军营去,运送军粮,徐大人说得对,之前是我好高骛远了。”

朱雄英是闲不住的性子,虽然被徐辉祖说服待在后方,他却时刻想着做些事。

徐辉祖见朱雄英终于不往前线跑,便任由他去了。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上旬。

明军征虏大将军李景隆,率领明军主力,入杭爱山,不过李景隆却暗中派遣精锐,奇袭乌里雅苏台。

郭镇、耿瓛,以及大明三万精锐,于乌里雅苏台激战瓦剌军,经过一日苦战,击溃了瓦剌两支主力之一,斩敌三千,俘虏八百余人。

乌里雅苏台之战,乃是明军对瓦剌的一场重要战役,直接击溃了瓦剌的其中一支主力,更让鞑靼坐不住了。

九月上旬,乌兰乌德,夜。

鞑靼大汗,以及鞑靼的重臣、将官齐聚,鬼力赤麾下的将官亦失里道:“佛家奴那小子自认为有谋略,结果还不是败给了李景隆?他们在乌里雅苏台战败,搞得我们不得不提前行动,佛家奴,蠢材尔!”

鞑靼太尉阿鲁台抚须道:“我等已经等了多日,摸清了明军哨骑的踪迹规律,如今正是出战良机,瓦剌的可用之兵在三万左右,乌里雅苏台被击溃一万余人,还剩下两万,硬拼必定不是明军的对手,现在瓦剌只能依靠我军了。”

鞑靼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也一改之前的看法,说道:“阿鲁台太尉说得没错,战事决不能再拖延,请大汗下令,进攻土剌河明军!”

鬼力赤微微颔首,微微眯起眼睛,说道:“不,不止要打土剌河的明军,还要打和林的明军,我们要做就做到绝,彻底断了明军的后路!”

李景隆主力如今都在杭爱山与乌里雅苏台,距离和林差不多有七日的路程。

若鬼力赤速度快,李景隆根本就来不及回防,一旦后勤补给被切断,李景隆就剩下两个选择。

其一,立刻挥兵救援,确保补给线的安全,并且分兵进攻鞑靼,这样瓦剌的危局立刻就会解除,明军的战略便被破了。

其二,李景隆孤注一掷,全力进攻瓦剌,在补给耗尽之前赌能击破瓦剌,这样的风险极大。

无论李景隆选择哪条路,都会让明军的战略陷入失败的阴影之中无法自拔。

亦失里的面容肃穆,道:“大汗雄才大略,对!要打就要打到底,打到李景隆疼!”

土剌河南,明军大营,两日后。

夜风清冷,朱雄英却没有休息,而是领着亲卫检查今日刚到的一批辎重粮草,他将徐辉祖的话全都听了进去,接连几日,都在忙着清点辎重粮草。

这一查朱雄英才发现其中的诸多玄机,他忍不住说道:“这粮草从北平运送过来,光是路上就要损耗两成,若是从更远的地方运送,损耗三四成都是少的。”

李芳一袭青衣,闻言说道:“所以陛下才让边军屯田,不然每年粮草的损耗便是一天量花费。”

朱雄英眼眸一转,问道:“那若辎重粮草全部以开中之法运送,岂不是能省去朝廷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