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筹备建国(1 / 2)

独孤信忽然抬手按住雄霸肩膀,掌心传来细微的灵力震荡,似在检视这位继承人的心境,

“疆域越来越大了,该怎么治理?说说你的打算。”

雄霸抬头时,眼中闪过与父亲如出一辙的锐光:

“父亲您曾说“人道之基,在于立制”。如今我族治下已有百万生民,仙凡修士过万,若能建国立朝,以律法统御疆域,以灵税滋养根基,必能让气运如百川归海。”

他越说越急,袖中不经意间滑出一卷草拟的《立国典章》,书页上“天下共主”的朱印尚带墨香。

“父亲可还记得,当年在灵树福地讲经时,您曾言‘人道如织锦,经纬不立,则寸缕难成’?”

雄霸向前半步,甲胄上的鎏金族纹在烛火下泛起涟漪,恍若振翅欲飞的飞虎。

他的声音里带着征战归来的沙哑,却掩不住眼底灼灼的光,

“如今我族疆域东起灵波海,西抵人族内部,南括青羽山脉,北至轩辕谷口,治下生民已过百万之数,仙门凡户皆仰家族鼻息而活。”

说到此处,他忽的解下腰间玄铁印匣,匣盖开启时,竟有淡淡龙气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这是孩儿近日与幕僚推演的《立国典章》。”

一卷泛黄绢帛自匣中缓缓展开,边缘处还留着被剑气划破又缝补的痕迹,显是经受过多次论战修改。

绢帛中央“天下共主”四个朱砂大字力透纸背,印泥未干处聚着细小灵气旋涡,竟是以修士心头血混合灵砂所制。雄霸指尖拂过“户籍制”“灵税制”“军功爵”等篇目。

“您看这‘灵税篇’,”

他指着绢帛第三卷,上面用蝇头小楷列着凡民纳粮、修士贡灵的细则,

“凡户按三丁抽一服劳役,可抵半数灵税;散修若愿编入仙军,不仅免贡还赐下品灵器。如此可使民力归心,修士效命。”

说到激动处,他忽然抬手虚画,殿中光影竟凝成微型沙盘:

凡人们推着粮车在驿道上行进,修士驾驭灵器巡视城墙,灵水汇聚成金色溪流注入中央城池,最终在“国库”处凝成璀璨气运珠。

独孤信的目光落在典章末页的“朝贡体系”上,那里用朱笔圈着红鸾派、灵波海部族等势力范围,旁注“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他忽然轻笑一声,指尖点在“天下共主”印鉴上,朱砂立时渗出淡淡血光,在沙盘上空聚成飞虎吞日的虚影:“‘共主’二字,需以剑戟为笔,律法为墨。你可曾想过,若红鸾派拒交朝贡,或是灵波海部族撕毁盟约?”

雄霸伸手按住典章,掌心族纹与印鉴灵气相触,沙盘里的飞虎虚影突然张开巨口,将代表外敌的黑色势力尽数吞灭。

“孩儿打算在镇海城密造三百艘灵舟,望西城囤积十万斤‘爆炎符’,”

他的声音低沉如暮鼓晨钟,

“但若能以典章化人,又何必多费刀兵?昔年您以‘纳气决’收揽凡心,今日孩儿便以《立国典章》织就人道经纬——待天下生民皆习我族文字,奉我族律令,这天下共主之位,便是民心垒就的铁王座。”

殿外忽有长风掠过,将案头典章吹得哗哗作响,露出里页夹着的半片灵树叶——那是清婉前日从福地带来的赠礼。

此刻烛火将雄霸的影子投在殿壁,恍惚间竟似看见家族未来的轮廓,正借着这卷带着硝烟味的典章,在人间投下第一道帝国的晨曦。

“建国非易事。”

独孤信忽然走到殿角的新炼制的“气运罗盘”旁,拨动中央指针指向新标注的三城,罗盘内的水银立时翻涌,映出群臣朝拜、万民叩首的虚影,

“先以五城为基构建‘五方镇国阵’,再让凡道院推行‘纳气决’普及令,待治下生民皆以‘独孤子民’自居...”

他忽然转身凝视雄霸,目光如刀般剖开对方眼底的急切,

“记住,真正的国度不止是疆域堆砌,更要让人心归巢。”

雄霸低头时,忽然想起前段时候,随父亲巡视领地,那些在灵树福地下仰望他们的凡军眼中,曾有过怎样的敬畏与憧憬。

此刻议事殿外传来晨钟,第一缕天光爬上“山河社稷图”,将南方三城,北方轩辕城,独孤城照得轮廓分明,恰似一幅正在展开的帝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