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生,当下这局势,咱们该如何应对?”
秦臻站起身,踱步沉思:“必然不能坐以待毙,这些人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全然不顾大秦的长远未来。
纳贤革新,此乃大秦继续走向昌盛之根本所在,关乎大秦兴衰,绝不能让他们得逞。继续紧盯他们的动向,若他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立刻禀报于我。”
“喏。”
..........
至于李斯这边,自从领命之后,已然全身心投入到了筹备工作中。
同时,他也知晓六国人才背景复杂,各自带着迥异的文化烙印与政治理念,从山东六国纷至沓来。
要想让这些来自不同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人才顺利融入秦国,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首要之举便是为他们打造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初来乍到便有宾至如归之感。
至于馆舍的地点,他选在了咸阳城郊的一处废弃的府邸群落。
此地虽荒废已久,荒草丛生,尽显破败之态,但占地广阔,足以容纳众多宾客。
其位置更是得天独厚,距离咸阳城中心不远不近,既隔绝了城中的喧嚣纷扰,又能在需要时迅速与朝堂取得联络。只要稍加修缮,便能改造成一处宜居之所。
此时,李斯手持嬴政开具的文书,匆匆来到少府。
少府丞赢永见了文书,连忙道:“既是大王旨意,我等自当全力以赴,竭诚配合。先生但说无妨,少府内的工匠,任先生调配。”
李斯闻言,拱手致谢,正色道:“如此,便有劳少府丞了。此次六国贤才齐聚秦国,关乎秦国未来,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赢永点头称是,即刻召集了少府内的大部分工匠,又考虑到工程量巨大,人手或许不足,特意前往工尉府,借来了一部分人。
一切安排妥当后,便亲自带领他们来到现场勘察,着手规划修缮方案。
与此同时,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六国之人能迅速洞悉秦国的风貌,李斯可谓煞费苦心。
他于咸阳城的主要街道与屋舍集中区域,精心设立了数处宣讲点。
如此一来,不论贩夫走卒,还是文人雅士,但凡路过这些地方,皆能听闻秦国的详细介绍。他甚至还特意亲自编写了一份《秦国启蒙典册》。
在撰写过程中,他查阅大量典籍,反复斟酌字句,力求内容精准详实、通俗易懂。
内容涵盖了秦国历史变革、当下政治格局以及未来发展宏图等各个方面。
力求让初来乍到的贤才们,翻阅之后便知秦国的底蕴与现状,进而知晓自己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如何大展宏图、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