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义仓(2 / 2)

第一批响应号召的流民,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出现在了云中城外。他们衣衫褴褛,面带菜色,长途跋涉的疲惫刻在每个人的脸上,但那深陷的眼窝里,却闪烁着名为希望的光芒。

辛毗按照陆恒之前的部署,早已在城外几处关键路口设立了临时的接待安置点。帐篷连片搭建起来,简易的粥棚也支了起来,负责登记的吏员忙得脚不沾地。

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期盼又带着惊惶的眼睛,听着孩子们因为饥饿或疲惫发出的哭泣声,辛毗只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如山岳。登记身份,核实来历,发放临时的口粮和御寒的旧衣物,安排他们暂时住进帐篷……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和物资支撑。

府库里的粮食如同流水一般消耗下去,临时搭建的棚屋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涌来的人群填满。

“大人,南边官道又来了一批,看样子,大约有三百多人!”一名负责接待点的小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西边山口那边,也有几支商队到了!领头的人说,是听闻陆将军仁政,特意绕道前来云中贸易,还带了不少货物!”另一个方向的吏员也带来了消息。

辛毗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后背的衣衫几乎被冷汗浸透。人来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超出了他最大胆的预期。照这样下去,别说支撑到明年夏收,恐怕连这个月都撑不过去!

他不敢怠慢,再次脚步匆匆地赶往太守府,找到了正在查看赵云派人送回的第一份漠南勘探简报的陆恒。

“主公!”辛毗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流民和商旅日渐增多,城外安置点已经人满为患,压力巨大!尤其是粮食……府库里的存粮,照这样消耗下去,不出半月,就要见底了!”

陆恒放下手中的简报,抬起头看向这位愁眉不展的属下,脸上却没有丝毫忧虑,反而带着一抹笑意:“佐治,这是好事啊!人来了,云中才有活力,才有未来。”

他站起身,走到辛毗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粮食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你明日去城西的‘义仓’看看便知。”

“义仓?”辛毗猛地一愣,这个词他从未听说过。云中郡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义仓”?而且听主公的意思,那里似乎储存着足以解决眼下困境的粮食?他怎么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陆恒看着辛毗惊疑不定的表情,却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示意他安心:“去看看就明白了,放心去办好接收安置的事宜,不要让百姓和商旅们寒了心。”接收安置的事宜,不要让百姓和商旅们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