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解说中,虽然米勒和记得都是支持选手科研、希望在赛场看到不一样的新东西的。
但是在看到双方的阵容后也是不免松了一口气。
至少没有什么预期之外的东西,对局面的解读和预测成功率会高很多吧。
“辛德拉在版本加强后,季后赛蛮多队伍选出来的,但是总体胜率其实算不上很高。”
“但是阳神既然拿出来打康特肯定有其可取之处,我个人还是很欣赏这位选手的,也期待下他的发挥吧。”
“嗯,我更看好FPX一点。船长和月男的后期能力值得信赖。说起来,大家会更好谁一点?”
米勒与记得有一茬没一茬的聊着。
赛前的预测一直是决赛绕不开的话题,而说道这个话题后,明显有人来劲了。
“凤一麒随!别再说。”不容置喙没有丝毫动摇的话语从管泽元口中蹦出。
“刘青松的锤石、Doib的潘森这都属于压箱底的东西,反观SN这套阵容明显不是他们最拿手的。”
“我认为FPX会在自己更熟悉的领域击败SN!”
【还在凤一麒随?】
【SN粉丝,如果今天SN夺冠,管大校起码1/3功劳。】
【够了,别再奶了!你今天朝大家问好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想骂你了!】
【我们小凤凰都被你害成什么样了?求你了,说句SN的好话吧,别逮着我们FPX夸了。】
当BP完成那一刻开始,许阳的头脑风暴就一刻也未曾停歇过。
阵容分析、开局规划。
身为队伍的大脑,许阳需要考虑太多东西。
打手是这样的,只需要安心听从指挥的命令就好了,但是指挥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上路船长打鳄鱼,小劣势的对位。鳄鱼是有进攻压力的,同等发育下鳄鱼的作用随着等级提升会被船长拉的越来越远。
鳄鱼在前期有推线的需求,但是越塔的条件比常规的gak更加苛刻。
下路厄锤打泰坦、韦鲁斯,第一波兵线一定抢不过,但是推线同样意味着危险。
如果中上没出现明显机会,第一波节奏放在下路是最佳选择。
中路没的说,无脑推线压制即可。皎月前中期没有gak能力,也没有配合潘森快速击杀辛德拉的能力。
在加载的界面,简单和Sof还有下路二人组商量了一下关于第一波节奏的事情。
“我觉得可以进野区,把皎月赶走的话,他们下路就没法推线。”
“也行,或者你打野亏一点,反正你是狗熊,干脆在下路多蹲一会。”
集思广益,思维的碰撞还是能有利于更加完善的想法诞生的。
不管是Sof还是ON的提议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三人转过头来盯着焕峰。
“咋了,你们几个男同吗?”
被看的发毛的焕峰大喊。
“你没什么想说的吗?”许阳忍着痛骂这位自信又普通的队友一顿的冲动问道。
“我不道啊。”
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交流。
反正在许阳眼里焕峰这种已经是属于只会阿巴阿巴,治好了都淌口水的类型。
游戏载入完毕,10位踏上召唤师峡谷的征程。
综合考量之下,几人一致认为赶走皎月是个好的选择。
毕竟节奏形打野最忌讳的就是和刷子打野一起闷头硬刷,无论是入侵打乱对方刷野节奏还是放弃在刷野上竞争,转而以gak为主都是不错的解法。
在双方前期战斗力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开局的第一个红Buff,FPX并没有竞争的想法,默认放掉。
辛德拉因此将第一个眼位留在了自家上河道的位置。
进入对线,还没等兵线上线,辛德拉已经来到了线上。
但是并不像往常那样径直来到塔前的位置,先一步抢线。
辛德拉反而是站在自家塔前一点的位置,挡在兵线的必经之路上。
当排成一列的小兵向前进发时,挡在前进途中的辛德拉不停的左摇右晃,阻拦近战兵前行的道路。
受到碰撞体积影响,小兵被挤开,没有按原定路线笔直向前,反而是在辛德拉的阻挡下从侧边绕行。
离开了原定路线的近战兵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列排开,反而是挤在一起,同时开始攻击对手的第一个近战兵。
{卡位拉线}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许阳仅仅利用游戏内基本的机制,完成了拉线。
原本没有看到辛德拉在中路露面的Doib正暗自庆幸,许阳没从兵线层面给自己施压。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面对近战英雄,特别是一级会利用技能强行吃三个小兵的近战英雄时,拉线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而且还会加快接下来的推线速度,让短手英雄疲于处理兵线,找不到合适的换血机会。
在看到辛德拉没有上前拉线的举动时,Doib甚至以为许阳紧张的心态变形,一时之间没想起来这茬。
毕竟是万人场馆,第一次站到如此盛大的舞台面前就算紧张也情有可原。
但在兵线汇聚时,Doib就傻眼了。
“这什么东西啊?”本就话唠的Doib没忍住问出声。
兵线是该长这样吗?你是说红色方的兵线上线后,自己把我的兵线拉散了?
???
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必然是对手在兵线上动了什么手脚。
打了这么多年比赛,Doib还是第一次见如此诡异,令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拉线手法。
只是很快在对线中,Doib就意识到了这个手法相较于其他拉线方式的歹毒之处。
为了补刀,潘森不得不在小兵残血时主动接近,远程利用长矛戳刺,必要时利用血线交换补刀。
而辛德拉完全没有趁机普攻消耗的意图,只用Q技能消耗,甚至还刻意避开人兵同Q,确保{暗黑法球}不会波及到兵线。
辛德拉就这样站在潘森的技能距离外,采用尾刀的方式缓慢收割小兵的生命。
甚至普攻都是看准远程兵的攻击瞄准的残血小兵,在远程兵攻击飞行途中出手,几乎每个小兵在被辛德拉击杀前生命值都不到30点。
放在之前,许阳是做不到兼顾补刀数量的同时,对尾刀的把控如此精准的。
毕竟这种极限的尾刀要同时计算自己的普攻前后摇、远程兵的普攻飞行速度以及近战兵的输出和敌方小兵的血线。
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哪怕是职业选手也没有如此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这种细枝末节。
只是今天上场前他发现自己看屏幕内的操作越来越慢。
在这种慢镜头视觉的帮助下,许阳才有自信--将一切做到极致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