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百里燕仍没急着去见天子,不去见也有不去见的合理借口。首先百里燕并未正式申明来意,无论外界是否知悉,我说我是来旅游的你也不能怎样,所以见不见天子取决于目的和时机。
其二天子不是你家亲戚,想见就见的,天子“日理万机”国务繁忙,需要预约。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影响力,可以例外,随到随见都没问题。
其三,刘伯勋才是驻央大使,百里燕可以通过他与梁国交涉,而他的政府级别远高于刘伯勋,一旦上升到他亲自出马的层面,意味着必须最后摊牌。正如天子让姬丰、姬通、李萄代为出面是一样的道理,但凡是大人物出场,肯定得有结果,否则就显得你不够聪明。
当然,如果外交斗争策略需要直接出面,那就是另yī mǎ事了。如百里燕直接跳过刘伯勋去见申通浩,就是一次重大外交决策,体现了你的诚意,能最大程度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
一早辰时刚过,百里燕驱马去往长孙使者段凌所在馆驿,比起咸国又小又破的馆舍,长孙用豪华二字都不足以形容长孙馆驿的奢侈。
乍入豪门,魏琦不禁大发感慨,他说:
“副帅,此处馆驿可比侯府气派多了呀。”
“确实难得一见,也不知道此处以前是做什么的,竟也能有这等精致的园林假山小桥流水。”
“那花钱一点不少吧,依属下看,一两万寸银也挡不住啊。”
“嗯,这园子修的非同一般,占地比侯府还大,起码得值五六万。”
“我的乖乖……”
当下的文化氛围尚没有出现“园林假山,亭台楼阁”的建筑格局,至少在王侯以外的级别不具备亭台楼阁园林假山的布景。
尤其是财力和土地方面,三十年前中原各国的农业产出很低,物质还很匮乏,一般的权贵和富豪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多数工匠也没这方面的经验积累,想象力也不够,此外等级制度也制约了君主和侯爵以外贵族发展私宅潜力。
百里燕执政后,考虑到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以及更为长远的土地规划,修法中也刻意保留了住宅装修、占地规模与社会地位等级挂钩的条款,籍此限制普通权贵和富人花钱买宅基地,大肆修建房屋建造园林,引发市区土地供应紧张。
而且当下建筑仍以木料为主,大量修建房屋对森林破坏极大,通过限制建筑规模,也能间接保护森林资源。
眼前所长孙馆驿建有大片园林假山亭台楼阁,即便是君王诸侯王宫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江南春意,其造价和花费都不会便宜。在博源这座不太大的城池,有如此一座园林住宅,可谓十分罕见。
得知百里燕造访,尚在后宅的段凌匆匆来迎:
“永兴侯大驾光临,本使有失远迎,还望永兴侯海涵。”
“昨日本侯忙碌在外,致使段使前来馆驿拜访空等一日,本侯深感过意不去,遂今日亲来贵府向段使赔礼。”
“诶……永兴侯日理万机,本使就是等上几日也是应该的,阁下里面请。”
段凌殷勤相请,百里燕随他步入园中,路上边走边问他:
“贵国馆驿真是好气派呀,敢问段使此宅是从何人手中买下的呀?”
“不瞒阁下,此宅非是本使所置,而是天子暂借,故而本使是暂居此处。”
“哦……原来如此,那段使可知道此宅此前为何人所有,竟有如此巧夺天工之做。”
得闻百里燕大加赞赏,段凌颇有几分得意之色,他说:
“此宅原为‘珪丘门’所有,天子来此后便征用了此宅。”
“珪丘门!”
百里燕蹙眉细思,略有所悟。见其有所思,段凌追问道:
“永兴侯也知此珪丘门”
“哦,略有耳闻,略有耳闻……”
珪丘门是中原各派中专门研究“地形学”的门派,如城池修建前需要选择地形,以有利于日后的防御和作战,河道的清淤以及运河的开凿,也要精通地形和水利。
其总部也设在梁国,但没有固定的总堂,因为他们多数时间像包工头一样,在外接单替人选址,也承接工程项目,所以常年跑在外地,技术的传承更多来自于施工现场的教育和做工。
由于施工周期长,需要集中门派人力,珪丘门多以家族传承为主,宗族和村落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到处替人修建工程项目,所以倒也不影响技术的传代。
盛元648年百里燕号召技术流派赴咸国效力时,珪丘门也派了大师子弟出谋划策,因此百里燕是有些了解的,却是并不知道珪丘门还擅长修建园林和土地规划。
但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模式在战乱频发的农耕时代无疑是脆弱的,无论是征发劳役还是征召兵役,珪丘门没有深厚的政治背景保障其不受征召的特权,于是只能缩在政治稳定的梁国谋生。
段凌居住的这所豪宅,正是当地珪丘门钱氏家族的私宅,之所以能修如此豪华,与土皇帝姬丰不无关系。姬丰的宅邸就是钱氏给修的,比钱氏私宅还要豪华,所以天子没看重钱氏的私宅,而是住进了姬丰的府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