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范涛献计之时,百里燕已入宫中,跟随许医官来到医官署,准备开方抓药:
“燕公子,天下能有之良药,十之七晋国一应皆有。只是老夫还是不明,相国病危,老夫连开两副猛药,皆未见好转,燕公子何以医治如此恶疾。”
百里燕一边找药,一边说道:
“敢问许医官,可知相国所患是何病症。”
“久痨咳喘之疾。常言道十病九痨,乃痼疾,不可愈,久必生戾危机性命。”
“既如此,晋王何故赐冰鉴予相国,许医官难道不知寒湿之害处?”
“唉……老夫早与我王提起此事,只是大王不忍相国病痛折磨,只好为之。”
“那不结了,此病所忌无非肮脏与寒湿,加之高热,顽疾非但难见好转,甚至加重病势。而且此病病灶非在胸口,而在肺阴,故而此病名曰肺痨。由外因而发,初发此病便该将息调养,呼吸天地之净气,而非呼吸戾气。”
百里燕边抓药边细说道理,许医官或许懂,或许不懂,都跟自己没关系。有关系的是医馆的藏药太多,很多都是前世中医中没有的。也就是说,许多的植物并非地球上有的植物,所以记忆中许多信息也匹配不上。
找了一盏茶时间,共计搜罗十九味药,开了三副药,一副用于调理,一副温热脾胃去湿固本,最后一副用于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病因子,促使人体免疫系统自己防御。
即便如此,也只能尽量拖延,毕竟草药方剂的作用周期太慢,要人体产生足够的抗病因子,周期太长,等不到治愈,就能病发,这也是中药见效慢的主要原因。而且百里燕下的都是猛药,基本上吃了他的药,再吃其他人的药,就不灵了
药方开出,许医官过目吓一跳:
“燕公子,此三副药医理不通啊!”
“那敢问王医官,盐可入药否?”
“不可,盐怎能入药。”
“既然盐不可入药,人能缺否?”
“不可或缺。”
“既如此,盐不可入药,又缺而不得,如此医理可通否?”
“这个……”许医官哑口无言。
显然当下时代背景,药物的本质问题研究的并不深入,别说大千万物皆可入药,就是砒霜也能治疗癌症。
按方抓药先打了三十包药,百里燕火速出宫赶去相国府,途中遭遇范涛而来:
“燕公子好医术啊。”
“不知范大人有何指教。”
“奉我王诏命,今日起,为治相国痼疾,着令歧国质子百里燕不得离开王宫、城府司马府、相国府三处地界,违者严惩不贷!”
“你,你们欺人太甚,本公子要见歧使!”
“万分抱歉燕公子,大王得知相国病愈有望,心中甚慰,已令人传召歧国使臣张奇,并资以金银玉帛结好歧国。故而张奇大人此时已在离城路上,燕公子若有何话,在下亦可代为转述。”
“你!”百里燕气结,胸口一沉眼前几乎拉黑,心想完了,这是他妈的计呀。
见百里燕眼色大变,范涛得意道:
“燕公子既已抓药,就请给相国煎药吧。来人!”
“诺!”左右宫卫上前。
“奉大王令,今日起好生保护燕公子,若有任何闪失,亦或离开上述三处地界,你等连同岐人皆严惩不贷。”
“诺,谨遵大王令。”
范涛吃定百里燕不敢谋害相国公叔阔,如果公叔阔没达到百里燕预判的活头,晋王也能借口杀了百里燕,所以百里燕只能硬着头皮给公叔阔看病。
同样的,百里燕不能回府,意味着期间接触不到任何人,晋国可以其他理由回绝质子府来人探视,这意味着自己现在已经被架空。弄的不好相国的死期,就是自己的死期。
为了防范百里燕逃脱,晋王选派宫卫精锐甲兵五十人,一路盯梢百里燕来往各地,根本不给出逃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张奇得到晋王有意结好歧国的诏命之后不久,正准备移交外交事务,携带赠礼返回歧国。约莫天黑之前,张奇来到质子府,见到管事何宽:
“怎么,世子仍旧未归?”
“是呀张使,老夫多次差人前去打探,晋人皆说世子仍在诊病未出,老夫也无计可施。”
“嘶……怪哉啊,相国究竟所得何病,竟需世子殿下亲赴诊病。”
“老夫也不知,但世子不归,恐怕不是好事。”
“怕是如此。在前来本欲求见殿下,未曾想殿下至今未归。看来只能有劳何管事代劳传话予殿下。”
“张使但说无妨。”
“在下此去,少不了耽搁时日,期间若有变故,可与砡工派大师伍算相谋,他人切不可信。”
“老夫明白,请张使放心。”
“那好,老夫明日上路,倘若殿下仍未归府,可速去同文苑告知西门执院。”
张奇呆在晋国多年,深知百里燕与西门家关系密切,西门家又是伍算挚友,其中又有塞骞的交情,三人多少有点影响力,想来晋国不应该堂而皇之的加害百里燕。所以有难事,找西门华、伍算出面,多少可以得到些帮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