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皆安好,自洛还许后,父亲大人谴一教习前来授余武艺。此君之武艺,论及可谓许都第一。余现已可使剑。书也有读,近来在读《战国策》,这其中的论辩之辞,甚有趣。
汝何如?习女红耶?吾之小妹习矣。
快点写信过来,不得延误,不然仔细你的皮。丕白。”
郭照笑了起来。
她回头看了看院子里勃勃生发的枣树,还有树下那一簇簇泼洒烂漫的花草,心下悄声说道:“我很好,再好不过了。”于是拿过郭成的笔墨砚台,伏在几上写道:
“五月二十五日,照白,二公子惠鉴,我很好,再好不过了。
近来托孟世伯的福,同母亲大人得以乔迁新居。诸事顺遂,并无大碍。姊姊同姊夫新婚燕尔,琴瑟和鸣,甚是相得。小弟阿成业已入孟家私塾就学,阿母心下甚喜。至于在下,女红是不会学的,这辈子都不会学。二公子切勿再想。
在下近日助阿成温书,曾家世兄借与在下一本郑注《礼记》,其中道理篇章,读来甚有滋味。若有朝一日能拜见郑夫子,那在下一定欣喜若狂。
《战国策》虽是好书,然其中部分事迹略有夸大之嫌,且此书为纵横家言,行文恣肆,纵横辩丽,若长期阅读,恐将引起说话吹牛皮之弊。公子赏玩为佳,其余请慎重。
公子文武并重,诚然再好不过。但学艺需勤,保养身体更是要紧。天气炎热,万望注意身体。
公子的这只信鸽太笨了,一封信送了十天,还偷我们家的枣子吃。可那枣子也没熟,这信鸽怕是吃了满嘴的酸涩。
以及,在下家中的花开了,送给公子一朵瞧瞧,是不是很美?
照白。”
她边写边笑,写到最后几乎笑的直不起腰。天可怜见!真正的郭照是个才女,写这种文绉绉的书信肯定再拿手不过。可她只是个半吊子现代人,不想把信写的太过大白话,显得自己毫无内涵。可想把信写的文采斐然,实在是太难为她了。郭曌苦笑着摇了摇头,盯着自己笔下“吹牛皮”几个字,无奈的把笔一丢:“管他呢!嫌我没文化也没办法啊,我只能写到这份儿上了!”她冲着虚空撅起嘴巴叹了口气,心想自己在古代简直就是文盲人设,冤大发了!
※※※※※※※※※※※※※※※※※※※※
答应的更新来啦!大家看的还满意吗?这一章写的很头秃,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就很难233333333.
文中的所有书信都是我模仿二丕的书信风格写的,写的不是很好,让大家见笑了,大家凑活看看,不要嫌弃吼!二丕本人的信比这个肯定古韵多了。推荐大家去读读他的书信,比如很出名的《与吴质书》,真的很平实又很动人。反正我是很喜欢。
不过二丕喜欢以《诗经》中的诗歌入诗,有时候写文也会引用。所以我在第一封信里也采用了这样的写法。然后二丕经常自称“余”,他的《典论》和给友人的一些书信里可以看到,非常独特。因此我在仿写时用的自称也是“余”。他写信喜欢在开头和结尾用“丕白”这样的表达方式,挺有意思的。另外他的信每封前面都有日期。没查到这是后来人做文献研究加上的还是他自己写的日期。所以我也还是在信的开头写上日期。嗯·······就很努力的想要写出一种古人写信的感觉。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哈哈哈哈还是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注明一下哈,郑夫子说的是东汉末年知名的儒学大家郑玄,蛮厉害的哦!
最后继续厚脸皮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哦!有没有小天使来跟我聊聊文呀,某鹿单机的快要冻死了呀嘤嘤嘤,捶地求戳呀嘤嘤嘤(泥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