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2 / 2)

曹丕略一思忖,扭头同曹真对视一眼,当即便转身准备跟着那小兵下墓室去。郭照连忙紧走几步拉住他,压低了声音说:“二公子,当心有诈!”曹丕猛地刹住了脚步。垂眸对上郭照仰起的脸,他神态冷峻的转了转眼珠。回头正好对上了紧跟过来的曹真。“阿丕,你不能贸然下去。”曹真略显浑厚的嗓音里透着疑虑。曹丕拍了拍他的肩膀悄声道:“必须得是我下去。若是我留在这里,人小力微,待会儿那些兵士乱起来了根本镇不住。子丹,”他抬头对曹真飞快的笑了一下:“你从五月起便听从父亲的教诲在军中历练。看住这些人,你定然要比我合适。”曹真无言以对。只好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像是灵机一动般的,他抬手指了指郭照道:“让她和那两个伴当也跟着你下去,若是有什么事,好歹能帮把手。”曹丕摇了摇头,招手示意他的两个随从跟上,但拒绝带郭照下墓室。郭照急了。刻意压低着嘶哑的嗓子说:“二公子!让我同你一起下去吧!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我——”

“——那是墓室,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别的地方!你就同子丹一道老老实实在这儿等着!”他瞪了郭照一眼,语气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郭照不说话了,转身跑回自己的马旁,飞快从里面抽出一柄小匕首塞进靴子里,便一言不发的站在了曹丕身后。曹丕看也不看她,低声道:“子丹,让人把她拉走!不敬长官,等咱们回去了按军法处置!”郭照一个箭步跟上他,在经过他身边时附耳低声道:“二公子,我知道我不会死在这里。可你若是再跟我在这里浪费时间,督军校尉的性命就不知能不能保得住了!”曹丕脸色一变,终于低头默默然的进了盗洞。郭照紧随其后。跳进盗洞前,她听到身后不远处的山间传来了一声苍狼的长嗥。

※※※※※※※※※※※※※※※※※※※※

写在前面

本章放出来后我觉得可能会被喷(笑哭)但······为了人物塑造还是放上来了。相信各位追文的小天使看题目就已经知道这一章讲的是什么了。嗯,曹公的军队盗墓这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从现存的梁孝王墓考古结果和史料记载来看,曹公的部队盗过梁孝王的墓这事儿·······可能性挺大。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事儿是假的。但是我之所以会写这章,是因为丕丕给叡叡留下的《终制》里的几段话。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这段话其实传达出了很多东西。一是当时汉宗室墓的保护情况堪忧,二说明丕丕见过或者听说过汉宗室墓被毁的惨状。然后呢,这段描写汉宗室墓被毁的文字写的实在是太生动了,真的让我觉得他恐怕是亲眼见过这种景象才能写的这么惨烈,惨烈的活灵活现。第三就是他在这段话最后说的那两句:“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呃,这两句话实在太狠了,更让我觉得,他恐怕是见过被毁坏的王公贵族墓,甚至经历过贵族墓地被毁坏的过程。所以才对盗墓的危害有如此深刻感悟。当然了,这些都是我的猜测,绝非铁板钉钉的历史事实。大家看看就好,不要轻信哈!

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丕丕还挺唯物的。这一点从我上面摘录那段文字里可以看出来。感觉汉墓被毁的惨状给他留下的阴影不小,所以才不信这些所谓的墓葬神鬼之说,甚至不信一个王朝可以千秋万代。丕丕呀,这个人活的太清醒了。太清醒的人,往往是很痛苦的。在我眼里他是个非常通透清醒的人。能从墓葬被毁看出这么多道理,这个人不简单!

当然啦,这一章是我虚构的,大家不要把这个情节同历史上的丕丕划等号哦!真有不满的话来怼作者,不干丕丕的事哦!啰嗦这么多真是很烦了,大家食用愉快吧哈哈哈哈,希望你们看完这两章后不会打我。

明天继续更新!么么(づ ●─●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