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沉默了。她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显雍是她曾经的太阳。可她如今是曹丕的妾,是曹叡和曹欢的母亲。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曹家的甄氏,还是袁家的甄氏。
甄宓闭上了眼睛,眼泪从眼角缓缓滑落,恰如她被迫答应刘氏委身于曹丕那天,恰如她出阁嫁人那天。
“阿母······不要逼阿宓了·······”
眼泪溅落在黄花梨木的床板上。
“曹贼害我袁家一门家破人亡,老婆子先前还想着,我既已向他们俯首称臣,又把你这小贱人献给曹贼之子,显雍既已逃至辽东,他们总能放显雍一条生路。不想曹贼如此不顾念他同本初的旧情,竟要将我袁氏一门斩尽杀绝!甄宓,你既为我袁家妇,却因贪生怕死委身曹贼之子。而今你夫君殁在他们手里,你若还有半点良心,还记得当日显雍待你的好。你就该替显雍报仇,杀了曹贼和他那为虎作伥的儿子!”
甄宓大惊失色,慌忙从床上跳下地来,跪在地上哭着对刘氏磕头:“阿母······求求您了阿母,您不要再逼阿宓了,曹子桓他对阿宓很好······阿宓如今也和他有了夫妻之实,生有元仲和阿欢。显雍不在了,我心里的痛不会比您更少!可既已如此,便知天命在曹氏。您和阿宓若是非要倒行逆施,怕是会累及您的安危啊!阿宓身为女子,一身侍奉二夫本已是罪孽深重,若是死了本也没什么可惜。可您········您出身高贵身份贵重,若是因为一时冲动招致杀身之祸,显雍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宁!”
刘氏冷笑了起来。她拉起甄宓,细细端详着年轻女人那张倾国倾城的脸。一晃儿甄宓没有看清楚,刘氏的手里已经多了一根从自己头上拿下来的簪子。她拿着那根簪子抵在甄宓的脸颊上,笑出令人绝望的阴森可怖。
“甄宓,我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最讨厌你这种一脸狐媚的女子。就是你们这些女子,惯会给男子招来祸事!今日你若是答应我,帮我一起去杀掉曹氏父子,我便放过了你,饶恕你为贪生委身贼人的丑事。可你若是不答应我,我便先用这簪子划了你的脸,再去把你那两个小孽种杀了!老婆子的儿子都已被曹贼杀光,我活在这世上本就是多活一日赚一日!我倒要看看,你那两个小孽种若是死了,曹贼的儿子还会不会对你那般盛宠!”
甄宓登时瘫软在地,仅有的力气也只剩下死死抓住刘氏的手,生怕这疯妇当真要去杀死她的两个孩子。眼泪晕开了她脸上的胭脂,流下一道道如血般的痕迹。甄宓哑着嗓子哭道:“阿母,您怎么能这样污蔑阿宓,当日是您让阿宓委身子桓,好保下袁家诸人性命。阿宓自知失贞对不起显雍,可您若是说阿宓贪生,那当真是要逼死阿宓啊!”
“咚!”的一声,刘氏一把推开甄宓,直推得她撞上了身后的床沿。那老妇颤颤巍巍的站起身,低头望着甄宓冷笑:“甄宓,你这话可是在责怪我?你?要责怪你的婆母?大逆不道的东西!你再说说,当日究竟是你自愿委身曹贼之子,还是我袁刘氏逼你的!”
甄宓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低下头跪在刘氏面前,泪流满面道:“不——阿母········阿母没有错,都是媳妇不好·······是阿宓······是阿宓自己要委身于人的········”
说到最后几个字时,她已然泣不成声。
“你知道就好!”袁刘氏高傲的说。“甄宓,你也许不知我当初为何要让显雍离开邺城去幽州,还当我是故意在你们新婚夫妇之间制造事端,是吗?”
甄宓不敢说话。只是抬起头无助的望着刘氏。刘氏冷笑了。
“因为有一日我带着诸房的媳妇去寺庙里上香,一位上师见了你后大惊失色,命人请了我去,将你的命格告知于我,”
“甄宓,你命硬克夫,红颜祸水。有你的地方,男人们就不会好过。你晓得么?”
甄宓颓然的低下了头。刘氏发出一声鄙夷的嗤笑。
“然而老婆子是个信佛之人,心地纯善。虽说你克夫,是个不祥之人。可我总归不想把你逐出门去被人耻笑。这才让本初派了显雍去幽州。你离得远了,便也妨的他少了。”
“可是我没想到!你这贱人的命竟然这般硬!哪怕显雍到了辽东,也还是被你给克死了!“
她低下了头,用一只鸡爪般枯瘦的手抓住了甄宓的肩膀。“你娘家长兄不就是被你长嫂克死的么?这可是你阿母对众人亲口说的。你阿兄被人克死了,你便要克死我的显雍?甄宓,你真是个不祥的女子!”
甄宓蒙了,她颓丧的坐在地上,眼睛直直的望着咬牙切齿的刘氏,她不知道刘氏说的是真是假,可是她眼前又浮现出了阿兄去世时那浮肿的面容,还有显雍那死不瞑目的双眼。
刘氏给了她一把短短的小匕首,她不知道那匕首是从哪儿来的。刘氏不许她过问。只说让她在今夜曹丕来她房中时刺死曹丕。待到曹操来察看儿子的尸首时,再用那匕首刺死曹操。甄宓默默接过了匕首,心如同几年前在邺城那般苍凉。
她不可能杀掉子桓的。子桓爱她,宠她,护她。他是她的庇护,像神明一样的庇护。如果没有他,甄家阿宓大概在几年前就已然命归黄泉。也许死前还要经受乱兵折辱。可是因为他,她得以在邺城继续安身。过上平静的生活。她怎么可能杀掉子桓!
可她也不能放任刘氏杀掉孩子们。孩子们有什么错?他们的母亲是一个背叛了自己夫君的罪人,可孩子们有什么错?
但······她也不能去告发刘氏。如果她告发了刘氏,那刘氏必死无疑。孝道和这么多年的陪伴让她无论如何也狠不下心去害死这个老妇人。尽管她对甄宓从来没有半句好话。
甄宓,成了个夹在情与理中最痛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