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霄派曾把持这里多年,剑冢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永谦回道,“若非剑冢尚存,我与永德师弟,恐怕早就归入元剑宗了。”
梅小山看向三个元剑宗的修士,说道:“如今在下回来,定不让无量剑宗道统没落。多谢贵派好意!我有永谦、永德两位师弟相助足矣,三位师兄,请回吧。”
“梅剑师多年未归,恐怕不知本门掌教的意思。本门掌教,有意将两宗合二为一,我等受命前来,确实要协助诸位师兄,重建无量剑宗,但重建后的无量剑宗,必须成为我们元剑宗的一个分宗堂口。另外,剑冢乃内剑道传承之地,我等受命前来,也为守护剑冢。两宗既要合二为一,剑冢理当成为我们元剑宗的一块重地。”
梅小山听罢,脸色一沉,正要出手将三人赶走。却在此时,百里轩从梅小山身后,一步跨出,右臂一挥,衣袖一拂,一股劲风随衣袖拂出。
三位元剑宗的修士,其中两人,修为已至元婴中期,但在那股劲风之下,竟没有丝毫反抗之力。他们三人,仿佛疾风里的扬尘,随风势而走,其身形随着远去而变小,很快就消失在远方的天幕里。
永谦、永德也是元婴修士,约莫能领略几分,那股劲风的威力。百里轩云淡风轻,一拂衣袖,便将三个元剑宗的弟子,拂出千百里之外。永谦、永德二人,何曾见过这等手段?自然震撼无比,久久回不过神来。
“自从当初,被恩师赶出师门后,我与丽娘,便不用道号了。二位师弟,还是称我梅师兄吧。”梅小山继而介绍一边的百里轩,“这位是我结义兄长——百里轩,当年恩师蒙难,幸得兄长搭救,我与丽娘也与兄长一起,去了歃暗大陆。如今在歃暗大陆,内剑道已有再传之人,我们无量剑宗道统,并未没落。恩师记挂无量山剑冢,也记挂昔日的门人弟子,遣我回来探望。”
“师父尚健在!”永谦、永德闻言,喜极而泣,对着百里轩,一拜再拜,“拜谢百里前辈!”
“二位道友,切莫见外!”百里轩回礼,“我与小山,自小结义金兰,情同手足,我们平辈相称吧。在下受飞尘前辈所托,此来要将剑冢带走。无量剑宗的道统,日后将在歃暗大陆上,发扬光大。”
“带走剑冢?”永谦、永德万分惊讶,不明所以。
“二位师弟莫见怪!百里兄长,神通广大,能人所不能,带走剑冢,不在话下。”梅小山说道,“我等且先去看看剑冢,稍后兄长收走剑冢,二位师弟,就随我一起去见师父吧。”
“是。师兄请,百里道友请——”永谦、永德说罢,上前引路。
剑冢在无量山山腹之中,整个无量山,就是一座大墓。
在这座墓里,埋葬着不少殒落的内剑道前辈修士。内剑道修炼,修士以自身为剑,虽然属于金丹道法,以修炼剑丹、剑婴为主,但在修炼剑丹、剑婴过程中,肉身与之契合,同样也得到锤炼。所以,内剑道功法,也有很强的炼体功效。修为相当的修士中,内剑道修士,往往比其他金丹道修士,要强大得多。
内剑道修士,往往在修出剑婴之前,便能修出个人的剑意。剑意,属于一种特殊的脉场,与各种塑灵脉场都不同;剑意,是修士精神力与攻伐力量的完美结合,被内剑道修士,称之为剑道心力。这种剑道心力,收发由心,心力笼罩的范围,便是剑意笼罩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只有剑,可排斥其他一切。
内剑道修士,在长期修炼中,尤其修出剑婴之后,剑意虽受剑婴主导,但其肉身,也会浸染上剑意。修士剑婴受创消散,其尸身上的剑意,往往久久不散。剑冢里充斥的无穷剑意,都来自内剑道前辈修士的尸骨,而且还能显化成剑婴模样。
无量山山腹中的剑冢,是一个封闭空间。那里停放着许多棺椁,每一个棺椁上,都插着一把剑,无穷剑意,便从棺椁上插着的长剑中,散发而出。那样的长剑,似乎就是修士尸骨中剑意的寄托。那样的长剑,被称作‘留芳传道剑’。每一个内剑道修士,在刚入门时,都拥有一把长剑,用作修炼,待修出剑丹后,长剑就不用了,一直深藏在体内血脉之中,身殒后,那种长剑,便被师门收藏。
剑冢内,有一些棺椁被毁坏了,与之相配的留芳传道剑,也不见了踪影。显然,那样的留芳传道剑,因寄存着剑意,稍加炼制后,便能成为一件上好的剑宝。
剑冢内,充斥的无穷剑意,威胁不了百里轩。这种剑意,被称为残存的剑道意志,百里轩却能感受到,那是修士对剑道的一种执念,倾注着修士生前,对剑道的满腔热情与追求,令他心神震动。此时的百里轩,对修炼的认识,已然达到一定的高度,他隐隐感觉,那些身亡的内剑道修士,通过这种剑意,还延续着他们的另一种存在,非常值得探究一番。
几个月后,百里轩、梅小山、永谦、永德四人,出了剑冢,飞到无量山上空。
百里轩见梅小山,有点闷闷不乐,说道:“取走留芳传道剑者,多半是清霄派的人,白宫主应该不屑为之。我们稍后,可去一趟清霄派,将留芳传道剑,悉数索回。”
梅小山摇了摇头:“算了。当年那般争斗,他们尚能留有余地,未将剑冢毁去,已算难得了。剑冢还能保存到如今这样,真乃万幸!我不想再起纷争。还请二哥施法,将剑冢带走。”
百里轩点头,随即掐指,弹出一条长长的黑线,沿无量山外缘一圈落下。黑线一落到山石之间,便消失不见。稍久之后,他又取出方乾顶归宇樽来。那宝樽在他手指轻点之下,眨眼间便化成一樽巨大无比的宝器,遮天蔽日,将整个无量山完全罩住。
待巨大无比的宝樽,再次升起、缩小,并返回到百里轩手中时,在众人的下方,原本无量山所在的地方,已然形成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巨坑。整个无量山,竟完全被收进了宝樽里。
“这……无量山……”永谦、永德二人,看着下方的天坑,再次震撼无比。
“真正移山倒海之能!”梅小山看着下方天坑,叹服的同时,神情也有点复杂。
“既是移山,无量山并没有被损坏。稍后返回歃暗大陆,我在三鼎宗灵山附近,再安置无量山。飞尘前辈,恐怕乐意在那个无量山上安居。”百里轩托着掌中,小小的宝樽,示于永谦、永德眼前,“无量山就在这宝樽里,二位道友,可想进去看看?”
永谦、永德,连忙点头不迭。继之,百里轩手上的宝樽,散出两道光霞,将二人吸入宝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