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山归水回人迢迢 > 16.第 16 章我敬爱的你们(下)……

16.第 16 章我敬爱的你们(下)……(2 / 2)

“可是有一天,常先生在法国的一个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书,里面是大量的图画,让他眼前一亮。旧书摊的主人告诉他,这些画都是从中国敦煌的沙漠里拍摄来的,他大吃一惊,因为他身为一个中国画家,都不知道祖国有这样的艺术。”

“从此以后他就像着了魔一样,在法国的各个地方找敦煌的画,找敦煌的资料,然后有一天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国,他要去敦煌看看那些画!”

“要知道那时候他们在法国的生活安定富足,而中国还在打仗,日本人还在侵略我们,到处都是战火,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很多人别说画画了,连饭都吃不饱,连命都保不住。”

我想起在文子家看的抗日片,一阵担忧,揪着心继续听阿哥讲。

“可是常先生坚持要回来,陈表妹虽然很反对,但是第二年也带着他们幼小的女儿回国了。”

“陈表妹对常先生真好。”我感慨道。

“是啊,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他们一家三口在西南各地颠沛流离,辗转流亡,有日本空军的轰炸,还有日本人的扫荡,他们差点连命都保不住,更别说去到那么偏远的沙漠看画。”

“漂泊了几年,在很多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重庆安定了下来,常先生和陈表妹的儿子也出生了,他们一家四口在战火纷飞中,在重庆这座山城也算过得其乐融融。”

“可是常先生怎么也忘不掉那些沙漠中的画,他还是决定要一家人搬到敦煌去。在战火中他们一家人坐着车,一路风尘,一路颠簸,经过了一个多月终于从重庆到了兰州,然后又马不停蹄地从兰州奔波了一千多公里到了敦煌。”

“敦煌是个渺无人烟的戈壁滩,四周只有沙漠和石窟。常先生终于见到了那些让他魂牵梦萦的画,那些色彩斑斓的画因为年代久远,因为战乱,有太多的破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些画的修复工作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他的眼里全是他心心念念的壁画。”

“可是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满目黄沙中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习惯。”

“陈表妹原来家境很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从没有吃过苦。后来去了法国留学,早已经习惯了那些洋人的做派,喜欢喝牛奶吃面包,喜欢穿高跟鞋穿旗袍,喜欢烫头发喜欢化妆。可是这些在敦煌全都不行,没有条件。这里只有一片荒芜,漫天飞沙。”

“这里只有小土屋,家具是用土坯垒起来的。”

“这里没有电,只有昏暗的煤油灯。”

“这里的水都是含碱量很大的咸水,吃的时候都要靠醋来中和。”

“这里没有肉,没有菜,没有油,只有白水面条。”

“这里没有花,没有树,只有狼。”

“这里再也没有人赞赏过她的雕塑作品。”

“这里也没有学校给她的孩子上学。”

“甚至她稍微穿得得体一点,都会被敦煌当地的农民喊作‘妖精’。”

“而她把这些所有的烦恼向她丈夫诉说的时候,她的丈夫有其他更多需要操心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到她。”

“她管着一家人的生活,管着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她的眼里只有绝望。”

“后来……”

“后来怎么样了?”我看阿哥停下来不讲了,一阵着急。

“后来,终于有一天陈表妹丢下常先生和他们的两个孩子跟别人跑了,跑出了那片荒凉的沙漠和戈壁滩。”

我惊呆了:“她……她丢下孩子跑走了?……那她跑了以后呢?……”

“带她一起跑的是个国民党军官,他们跑后不久,国民党被□□打败了,那个军官就被抓到监狱里关起来,不久就在监狱里病死了。”

“那时候全社会都在谴责陈表妹,批判她,说她不是好女人,抛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家里人也不要她。”

“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除了会雕塑其他什么都不会,可那时候没有地方要她雕塑。她只能沦落到给别人洗衣服谋生。”

“后来为了生活,陈表妹又嫁了一个人,但是过得并不好。后来……再后来就死了吧……”

我捂着心口,听到这里很难受:“阿哥,你没说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个悲剧啊……”

阿哥摸摸我的头:“我当时刚听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个悲剧啊……”

“我听完了就在想,如果当时那位常先生也很爱住在法国的生活,他和陈表妹都没有回国。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不再是悲剧。”

“如果他们回到了祖国,但是常先生没有那份执着和渴望,就呆在重庆或者北京这种大城市研究艺术。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不再是悲剧。”

“又如果陈表妹和常先生有一样的艺术信仰,一样热爱那些壁画,热爱钻研那些壁画,热爱到能够习惯那些艰苦的生活。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不再是悲剧。”

“他们有错吗?站在各自的角度,他和她都没错吧。”

“神仙眷侣难就难在——你所想的,正是我所愿的。”

“我想给的,正是你想求的。”

阿哥转头看我一脸呆滞,说道:“……我好像又说多了,说了很多你听不懂的东西。”

我的话哽在喉头:“不,我听得懂这个故事,我听了很难受。一个母亲要多难熬,才会抛下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独自逃了……可是她都那么难熬,她的两个孩子没有了妈妈,在那里又该怎么办……”

我看向阿哥:“陈表妹错了,她错就错在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丢下自己的孩子……”

</li>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