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小想:看来犹太人真的千辛万苦才建立自己的国家。这激动的劲头!
一位黄皮肤的亚裔同学也站了起来:“大家来听这个讲座,总要先听听他们要讲什么。什么还没有听,就在这里闹,失去了我们来这个讲座的初衷。”
一位白人姑娘也举手,表示同意。大家纷纷称是。
于是,演讲得以继续。虽然被无数次打断,听众席的问题层出不穷地丢过来。几乎所有团队成员,都站出来回答了若干问题。依旧喧闹和似乎永不休止的争论中,演讲结束了。
很多的同学支持她们,他/她们坚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很感谢告诉他们一些新的事实,比如在中国少数民族可以多生孩子,可以高考加分。他们说:嗯,确实比美国当年对印第安人强。
众人在疲惫中稍感欣慰。
和那位激进的以色列同学唇枪舌剑了超过半个小时后,何主席和对方互相拍拍肩膀,又是道珍重、又是握手。
小小问:“主席,这以色列哥们终于被你说服了?”
主席答:“非也非也。我们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谁知道,第二天清晨一大早,何主席‘火速令箭’召集大家开会。
原来,另外一所学校的某位中国留学生,给W校校长高调写了一封公开信,称“在这片以自由和真理为贵的土地上,抗议贵校某一撮学生为中国政府布道的不耻做法”。
W校校长不理会,称“在W校,学生有发表并讨论自身观点的自由”。
不过该留学生并没有罢休,以一天一封信的频率继续发过来,并称:如果校长不作为,将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
也幸亏听众中的某位美国同学,帮他们全程录影,并发声“可以公开该视频,如果该位写信人继续抹黑我们的同学,保留状告恶意诽谤的权利。”
于是,该留学生发信道歉。
在这件事中,林小小认识到:理越辨越明,大约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