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2)

月英见他面上有了几分淡淡的笑意,而且语气又是那样的自信笃定,就知道纵使她不提醒他,他也能够将一切都化解。

“先生你看,现下鲁肃是参军校尉,其实就是最大的军师。鲁肃其才,不容小觑。周瑜若是有需要别人参谋的地方,凭借鲁肃的才能和对江东军务的了解,定会能解决。“月英见孔明的茶碗空了,便又替他斟了一杯。

不管他嫌不嫌弃自己话多,月英都想把她觉得该提醒孔明的地方都与他说明。

“所以诸如江东军队内部比较复杂的事,尤其是涉及到各大党派的琐事,我们做为刘军这一方,还是不要过多的介入为好。“月英的语气已经有点怯怯的了,声音也越来越小。

月英说话时的每个眼神,每个表情,孔明都一处不落的看在眼里。他自然是不懂女子那些复杂细腻的心思,但是也知道此时此刻的妻子是在为他着想,提出的建议也都十分在理。

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妻子此时有些害怕自己。

“你怕我?“孔明凝睇着月英,而月英却不敢直视他,撞似不经意的躲闪他灼人的目光。

或许是怕,或许是因为太在意。

他不是那种会说任何甜言蜜语的人,也从来也没向她说过那样的话。最多就是说过”我日后会对你好“这样的话,不过总感觉这样的话语更多的是丈夫对妻子的一种责任,而不是她想要的那个东西。

而她却可以不顾任何矜持的将爱慕你,喜欢你,在意你这样的词挂在嘴边。

面对向诸葛孔明这样的人,她难免不被吃的死死的,搭心又搭身的,还真是不公平啊。

不过她也不能在他面前过于弱势了,月英故意挤出一个灿烂的微笑道:“你看我像怕你的样子吗?“

那就好,孔明心里说道,他不希望自己的枕边人对他有任何惧怕的心理。

他能感受到她对自己强烈的恋慕之心,她也曾经明确的表达过。那些动听的情话深深的埋进了他的心里,每每想起,还是格外的甜蜜。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只是他不可能像她那样直白,会将内心的想法直接的表达出来。

他一直都是深沉而又内敛的,但是那并不代表自己不在乎她。相反的,他有多么的在乎她,此时的她是不知晓的。

“所以,先生只在此役中发挥你的一部分才智就够了,比如兵器,就是战役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月英又恢复了平日的开朗神色。

“哦?你觉得这兵器有何可以改良之处?”孔明放下手中的茶杯,拿起了案旁的羽扇。

月英印象里,赤壁一战会用到火攻,于是便道:“以前在隆中时,先生设计过连弩,此战的兵器中箭是必不可少的,如此连弩可以派上用场。”

“还有,此役怕是需要用火攻,如此火.药也可改良,先生之前在隆中也曾对火.药有过大量的研究。”月英又道。

孔明听道“火攻”二字,手中轻摇的羽扇一顿,他也想到了用火攻,自己的妻子竟然也想到了。

这时,屋外笃笃的敲门的声音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月英起身,走至门口,心理猜测着来人的身份。打开屋门后,发现竟然是驿馆内的小丫鬟衽儿。

衽儿手中紧紧的攥住了一个香囊,双目微红,许是刚刚才哭过的样子,脸颊处的泪痕还未干。她可怜巴巴的望着月英,月英一时无措。

“衽儿,你来了,谁惹着你了?怎么哭了?“月英轻问道。

衽儿吸了一下鼻子,语气略微有些哭腔:“战乱时我曾与父亲走散,一别数年,父亲现下在海昌的县令府做管事,一直都在寻我。昨日父亲终于打听到了我的下落,已经赎了我的卖身契,一会儿我就要与他去海昌了。”

“那是好事啊,你与家人团圆了,我为你高兴。所以你今日是与我告别的吗?”衽儿的话说的抽抽噎噎的,月英半天才听出个所以然。

衽儿没有再多说话,只是把攥着的香囊硬塞到了月英的手中,塞完后月英还没说谢谢,衽儿转身就跑掉了。

月英无奈的摇了摇头,低头看了看那粉色的香囊,绣工到还算精致,微叹了一口气又将屋门关上。

“是看上你的那个小丫鬟吗?“孔明轻讪。

“是啊。“月英无奈的回道。

不论衽儿找没找到家人,她日后都不会与她再有什么关联的。无心插柳柳成荫,衽而对她产生感情这件事她是怎样都没有料到的。

既然她已经找到了他的父亲,脱了奴籍,那么她也真的为她高兴。海昌县令的管事,生活应该会挺富裕的,衽儿日后会有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