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豪韵很知趣,平均一两个月才去一次“夜上海”,可是黑山早就没有了一年前的那种豪爽,有一次甚至只给了梅豪韵两条香烟。这让梅豪韵感到了莫大的屈辱,他下定决心,最后再做一笔,然后拿钱走人。
事实上,梅豪韵已经找到了合适的机会——河铜权证。权证本质上就是股票期权,是股权分置改革遗留下来的产物。梅豪韵在威震天的引导下,对衍生品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理论基础比较扎实。而这种由股改所产生的权证更是他当年毕业论文中,重点研究的一部分,自然了如指掌。不过,在中国这个奇葩市场里,权证早就被玩走了样。什么内在价值、时间价值,在中国投资者眼里一律不予考虑,他们只考虑“赌博价值”。权证在他们眼里的赌博价值有两块,一是t0、无涨跌停限制的交易规则,二是绝对价格非常低,涨跌幅度大,总市值小。因此,深度价外的认沽权证反倒交易异常活跃,尤其是临近到期、一文不值的认沽权证,有时一天里面能从一元涨到二元,再跌回15元,赌得不亦乐乎。
虽然梅豪韵也曾因为涡轮到期而资产归零,但他是输得明明白白的。中国的许多股民,根本不知道权证为何物,当股票那么炒,甚至还有人套住了就捂着不动了,直到末日轮被闷杀。后来管理层亡羊补牢,加强了权证的风险教育,不知不觉中,又把权证妖魔化了。渐渐地,股民们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炒权证就是投机,甚至误以为所有的权证到期了都会归零。
权证原本是大股东支付的对价,在股改催生的大牛市里,发行认沽权证对大股东来说几乎零成本,这等好事哪个大股东不愿意干?因此,到了2010年,市面上的认沽权证远多于认购权证。认沽权证到期归零没有悬念,自然给普通股民的印象就是权证都会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