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2 / 2)

徐娇和嫂子们回到家时已经申时了,二嫂牵着马,徐娇抱着绒花盒子,大嫂拿着给孩子们买的吃食。

刘氏正坐在院子里做绣活,子睿、子彧和子岚正围在她边上玩,她抬眼见三个儿媳妇回来了,放下绣活迎上去:“怎么还牵匹马回来?吃饭了吗?要没吃,娘去做?”

徐娇把绒花盒子放在石桌上:“吃过了娘,就是有点渴。娘,烧水了吗?”

“烧了,我去给你们倒水。”

徐娇刚坐下,子彧、子岚就围上来,问:“三婶婶,给我们买好吃的了吗?”

“买了,在你娘那里,去拿着吃吧。”徐娇温和地说。三个孩子又围着大嫂要吃的去了。

不一会儿刘氏就端了三碗水出来:“这水烧了有一会儿了,这会儿是温的,刚好喝。”

徐娇端起一碗水一饮而尽,喝完用袖子擦擦嘴说:“娘,镇上挺好玩的,我还买了匹马,虽然有点儿瘦,养几天养肥了给相公做个马车,去书院也方便,我们以后去城里也不用花钱做牛车了。”

大嫂也给孩子们分完了吃食,听了徐娇的话笑道:“娇娇,你买这匹瘦马的银两,恐怕都够我们一家人好些年的车资了。”

徐娇脸一红:“这是良驹,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当然要贵些。”

“那人信口开河你也信,但愿这马儿再长肥点儿,能拉个车什么的。”大嫂忧心地说。

二嫂拴好马又给马抓了几把麦麸后,坐在石桌旁喝了口水说:“大嫂,今天这事儿我觉得娇娇做的对。既救了人,也买了马,还给三弟长了脸。”她又对刘氏说:“娘,是这么回事,你听我说……”她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刘氏说了一遍。

刘氏听完点头说:“娇娇做的没错,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别人是件善事,但是你们也要记住,凡事量力而行,否则会得不偿失。”

“娘,我知道了,我今日正好装了五十两银票在身上,如果我没有这么多钱,我不会揽这件事。”徐娇认真地说。

“嗯,你们做得都很好,翠翠关键时刻记得维护自己人,荷花稳重知进退,只要一家人齐心,咱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刘氏语重心长地说。

“娘,我们省的。”大嫂和二嫂高兴地说。

徐娇撅着嘴说:“娘,你偏心,夸了大嫂,二嫂,没有夸我。”

刘氏笑道:“你今天做的事不用我夸,自有你相公夸你。”

徐娇脸一红:“娘,你取笑我,你怎么能这样?”

娘几个笑闹一阵后,徐娇打开装绒花的盒子,露出里面的绒花,“娘,大嫂,二嫂,咱们把这绒花分了。一共买了十六朵,咱们一人四朵。”徐娇说着从里面挑出那朵蓝色的绒花戴着刘氏头上。

“这孩子,你们买就行,娘哪能戴这个。”刘氏说着就要取下头上的绒花,徐娇连忙拦住:“娘,挺好看的不要取。”

“就是,娇娇都给咱买了,咱也别辜负她的好意,是吧,大嫂。”二嫂也在一边帮腔。

“是啊,戴着吧,还显的您年轻。”大嫂也劝道。

正在娘几个分绒花不亦乐乎的时候,院门被推开了,一阵脚步声中走进来两个年轻男子,其中有一人开口喊道:“娘,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