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力挽狂澜,包洪的表现远没有维戈夫斯基出色。
在1651年7月7日清晨,在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被掳走后被选举为大酋长的包洪率领着一队骑兵先登上了浮桥,他们冒着波兰人的炮火向前疾驰。包洪的本意是检验浮桥的坚固程度,毕竟这座桥要承载5万人马和物资的通过。可当包洪到达对岸,在哥萨克的营地中,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大伙,逃命吧!”接着,又有十几条嗓子喊道:“团队长们开溜啦!”
很快,这句要命的话如野火在枯草中蔓延,以为自己被出卖的哥萨克战士们如奔腾咆哮的潮水般涌向浮桥。人们踩灭了营火,推到大车,踹翻了帐篷,冲毁了栅栏士兵们互相推搡,拥挤,许多人失足滑倒摔进了沼泽中再也没有站起。
沸腾的人群挤在那座狭窄的桥上,你争我夺,彼此推撞。登上桥的人们为了争夺一块立锥之地不惜拔刀屠戮,普列硕瓦河上飘满了尸体。包洪眼见着营地和浮桥上的乱状,他飞奔回对面维持秩序,试图挽救这一切,可这时候,凭他的一己之力又如何能够。
恰也在这时,包围营地的波兰军队眼见对手自乱阵脚,迅速发起进攻,大片没有被踩死、挤死、淹死的人都倒在波兰士兵的枪下。河水被染得殷红,逃窜的人知道后面有人追击,引起了进一步的混乱。他们为了活命不顾一切,更多人被推进河水和沼泽里,而侥幸登陆岸上的人也被赶来的波兰龙骑兵截杀。被逼到绝路的人有的据林防守,拼命死战,有的则丢下了武器投降。
虽然包洪带领着一支三百人的反冲锋暂时击退了波兰人,可是大错已成,最后,三万哥萨克战死,仅有2万人突围了出来。
平心而论,包洪已然尽了自己最大的心力和智力。可大多数人只看重结果,而不会去看过程。
那句“大败后”把伤疤揭开,包洪的心也在滴血。
那次的失误,也是包洪心中一辈子的痛。
瓦西里佐洛塔连科对彼得多罗申科怒目而视,他差点就拔了刀子。彼得多罗申科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难道他忘了,在被包洪救出的2万人中,就有他吗!
彼得多罗申科当然没有忘。他与包洪没有私仇,有的只是对他的敬意。可政治就是这样,不以人的私人感情为转移的。
彼得多罗申科歉意地朝包洪忘了一眼,然后坐了下来。
这时候,维戈夫斯基的呼声逐渐盖过了包洪。
伊凡希尔科见状,他向自己的支持者拉夫林西诺诺斯连长使了个眼色。
伊凡希尔科自知自己虽然脱了罪,可因为维奇的死声望大跌,已竞选大酋长无望。可要他这么放弃他又不甘心,所以哪怕自知无望,他还要博一搏。
拉夫林西诺诺斯连长站了起来。因着他的职务只是连长,所以他向四周的人行礼行了三次。
拉夫林西诺诺斯说道:“各位团队长、盟兄弟。请让我这个大老粗也来说几句。”
n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