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大为赞许的。
宗政瑞却不敢居功,直言是太子将修园子的银子给了他,才能顺利办好差事。
皇帝见儿子们如此的兄友弟恭,十分欣慰,破例从内库拨银子给太子修园子。
期间,太子良娣洪蓁蓁给太子生了个姐儿。
虽是女儿,太子却也爱若珍宝。
女儿满月,太子也办了满月宴。
之后,太子妃和洪良娣不时也会抱皇长孙和姐儿,去给皇后请安。
这日,太子妃和洪良娣正抱着两个孩子,在皇后跟前尽孝,就听禀报说吕氏、钱氏和李氏到了。
皇后脸上的笑便淡了些,但也让她们都进来了。
吕氏、钱氏和李氏进殿来,逐一向皇后、太子妃等都行了礼,问了安。
皇后抱着皇长孙,让她们妯娌三个都来沾沾福气,日后也好一举得个哥儿。
吕氏看到皇长孙自然是羡慕的,也一心想给宗政瑞生个嫡长子,无奈肚子不争气,因此她还偷偷问过御医的。
御医说她身子好得很,只差儿女缘分罢了。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皇后留下吕氏,其他人则都打发了。
自从退回薛姑姑,吕氏嘴上虽理直气壮,心内多少还是有些发虚的。
就听皇后叹息道:“皇上前朝大为赞许太子和瑞儿,说他们兄友弟恭,何愁不能内平外成。本宫却觉惭愧。兄友,太子是当得的,而弟恭……唉,今儿瑞儿理所当然地拿了兄长省出来的银子盖自家府邸,明儿就能要别的。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皇后的话外音,吕氏如何能听不出来的,只是她跪下后,只告不孝之罪,说让皇后忧心了,旁的一句没有。
皇后才要再施压,于尚宫进来轻声回禀道:“邓尚宫说,一会子皇上就要过来了。”说完,于尚宫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吕氏。
皇后挥手让于尚宫出去后,才缓声道:“你为瑞儿内助,瑞儿的行事,你也该劝说一二才好,并非一味顺从才是贤良。”
吕氏从坤德宫出来时,脸色苍白,脚下虚浮。
勉强回到上房,吕氏到底再支持不住,竟病倒了。
约莫两盏茶的功夫,皇帝果然驾临坤德宫。
皇后敛衣行礼。
皇帝亲手扶起皇后,道:“梓潼快起。这几日梓潼可觉爽利些的?太医院呈上的脉案,朕倒是看了,只是你怎的又添了忧思。你这病最是忌讳伤神,清清静静的,病才能好。”
皇后柔柔一笑,抬手抚了抚鬓发,道:“哪里就成了忧思,不过是想着瑞儿他们兄弟三个成亲都四月有余了,怎的就都没个喜讯传出来,让妾欢喜欢喜的。”
皇帝携着皇后往炕上朝东西各自落座,道:“还说不是忧思,梓潼这般也操心太过了。俗语说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许放宽心些,好事儿就来了。”
皇后淡笑道:“也罢,终究都已成家的人了,妾操心太过怕是要成恶婆婆的。”
皇帝捻须笑道:“既如此,还是早早把他们赶出去独立门户的好,省得梓潼为他们操心。”
皇后道:“皇上拿主意就是了。”
就听皇帝唤了声,“田伴伴。”
田九年端着三本明黄的折子进来。
皇帝接过折子,递给皇后,“梓潼瞧瞧朕给他们三人封号。”
皇后接过来略欠了欠身致意,才打开了折子。
头一个自然是宗政瑞的册封。
旁的溢美之词,皇后都略过了,只看所敕封的爵位和封号。
宗政瑞钦定为亲王,是皇后意料之中的。
而再看宗政瑞的封号——睿。
皇后放下折子,道:“‘睿’,智也,明也,圣也。妾以为太过了。比起瑞儿的聪慧,妾更看重他的谨慎。妾深以为‘恪’,更恰当些。”
皇帝细一想也觉好,便改“睿”为“恪”。
皇后这才接着看第二本折子。
当看到三皇子宗政庆,被封为郡王,号文。
皇后赶紧又翻第三本折子,四皇子宗政祥所得爵位也是亲王,号勇。
于是皇后问道:“怎么庆儿是郡王?”
皇帝冷哼道:“这么个有己无人的东西,郡王足矣。”
皇后道:“可其他兄弟都是亲王,他却只是个郡王,日后如何还有脸面见兄弟姊妹的。到底是自家孩子,怎么教不得,何必如此。依妾的主意,让他知道也无妨,却万不可当真下旨了。他知道后是必定要改的,那时皇上再给他一件差事,办好了,顺势册封为亲王,岂不两全。”
※※※※※※※※※※※※※※※※※※※※
谢谢白粥的20个营养液,和Amanda的6个营养液!(??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