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政瑞乐呵呵道:“那倒还没有,只是突然有感,想给闺女们赏封号了。雅雅觉得‘乐平’二字,给大公主如何?”
大公主正是康姐儿。
艾雅雅点头道:“听着寓意就好。”
宗政瑞又说道:“‘翟阳’二字,我则存心给二公主了。”
二公主正是小郡主——宗政安宜。
艾雅雅笑道:“这封号,也再合适宜儿不过了。”
宗政瑞接着说道:“三胞胎,则是‘建泰’,‘广泰’和‘新泰’。”
艾雅雅忖度了须臾,笑道:“皇上想要她们得一世安泰的意思,妾明白了。”
宗政瑞最后说道:“六公主只得‘崇明’二字,只盼她能明白我的用意。”
六公主则是六姐儿。
艾雅雅道:“近来六公主好多了,行止颇有章法,也明理多了,再不见莽撞无知。”
宗政瑞叹了口气,只说了句,“但愿如此。”并未告诉艾雅雅,前番六姐儿还以自己多有改过为由,求宗政瑞恢复其生母陆氏位份的事。
不说历来后宫嫔妃的位份是降得快,升得慢的。
而且就算宗政瑞看在六姐儿的份上,也不可能让陆氏一下跃居高位妃嫔。
所以陆氏撺掇六姐儿,想重新和艾雅雅比肩,就是痴心妄想。
此时的陆氏不但不能恢复位份,还又添了释解《内则》的功课。
不想再说起六姐儿的宗政瑞,便接着说起先太子留下的两个女儿来。
先太子留下的两个女儿,皆是当初太子良娣洪蓁蓁所出。
“我想将两个侄女都册封为公主,封号悼严与思严。”宗政瑞说道。
艾雅雅最是知道宗政瑞对先太子的思想,且先太子留下的孤儿寡母也实在可怜,便也说道:“应该的,两位姐儿也当得。”
说了这么半天,宗政瑞才说出最终目的来,道:“皇后身子羸弱,却因宫务冗杂不能安心将养。后宫嫔妃能相助者也是有限,我便想是不是让公主们习学一二,以便为皇后分忧的。”
艾雅雅想了想,摇头道:“只怕不妥。别的就罢了,皇上后宫之事,公主们为子女,为晚辈,怎好正正经经地插手管束的。”
宗政瑞躺回玉枕之上,“的确还有些妥,也罢,待我再想想。”
倏然想到明敏公主,宗政瑞又说道:“前朝就曾有长公主、大长公主主持宫务之例,想来我朝也可效法。”
艾雅雅一听就明白宗政瑞的打算了,说道:“长公主到底是出嫁女,名不正言不顺的,且长公主与皇后娘娘不和。非让她们二人凑一块,岂不是为难人的,皇后娘娘也越发不能安心将养了。”
宗政瑞道:“那便请大姐一块。”
这里所说的大姐,就是与三皇子文亲王一母同胞的姐姐。
当年张贵妃正因为先得的是大公主,才输的后位。
说起这位大姐,艾雅雅又摇头了,“皇上怕是还不知道吧,这位姐姐最是会明哲保身的。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还不知道她怎么推辞呢。”
看了一眼宗政瑞的神色,艾雅雅才又说道:“皇上也千万别提,还有三姐的。”
艾雅雅说的三姐,正是先帝在位时就死了的苏贤妃,她所出的公主。
宗政瑞一听,说道:“我提她做什么,这些年她是越发地拎不清了。”长叹一气又接着说道:“只是这般一来,再无适合人选了。到底如何才好?”
艾雅雅这才说道:“其实还有一法。”
宗政瑞给艾雅雅身后又垫了个引枕,让她靠得更舒适些,才问道:“哦?还有何办法?”
艾雅雅道:“采选入宫。”
宗政瑞眸光微凝,道:“可是皇后和你说的?”
艾雅雅又叹了口气,道:“其实皇后所言也不差,为今之计的确是该另选才干,以助皇后才是,不然后宫还不知会闹出什么纰漏来,让皇上还要分心顾及的。那样便得不偿失了。
妾也知道,皇上是在担心妾会因此而患得患失,伤心难受的,但妾如今可是已明了皇上的心意,也相信皇上只会守着妾的心。
只是这些女子,年纪轻轻便进宫枯守,妾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宗政瑞道:“那就改为征选德才之女,入宫为官,年纪到了开恩放出去,自行婚嫁就是了。”
艾雅雅笑道:“这样一来,只怕没有人家会送女儿参选了。”
宗政瑞也笑了,说道:“我自有妙计。”